見證了死亡就更懂得生的意義

時間:2013-04-26 14: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陳碧姚,也許是陳必瑤,雅安市蘆山縣龍門鄉古城村村民。

  如果沒有這場地震,沒有人會注意到她叫什麼,同村的人大多都不知道她的名字,只知道她是某某某“屋裏頭那個”。連她的兒媳駱子桃,也只知道她名字的發音,不知道具體是哪幾個字。儘管如此,這已經是我採訪中得到的關於她的姓名最精確的描述了。

  顯然,這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農村婦女。不會使用電腦上網,不會開車,或許也不會為“我是歌手”節目裏的精彩表演而感到興奮……總之,老土的一個女人。

  這個老土的女人只知道默默地伺候一家老小的飲食起居,伺候家裏飼養的豬和雞。她滿臉皺紋,從不化粧,起早貪黑。她不懂什麼是時尚,不懂得大笑的時候要掩嘴。她的指甲裏留下了黑黑的一層……

  她不會每天向自己愛的人道早安和晚安,不習慣擁抱,她不知道如何獻上鮮花,幾乎從來沒有説出過“愛”這個字,但是,她用自己的方式,愛著自己的家人和故鄉。

  4月20日,這個愛著自己孫子駱成龍的女人,早早來到孫子家,為孫子穿衣服。

  我不知道當時她説了些什麼,是否逗得那個沒滿1歲的可愛的孩子呵呵地笑,我只能通過採訪確認,她在兒子房屋的二樓為自己的孫子認真穿上衣服——忘了告訴您,她的兒子倒插門到駱良洪的家裏,成為駱家的女婿,按照農村的習俗,兒子入贅後,她的孫子姓駱,跟她的兒子不是一個姓。

  他們居住的村落至今依然非常貧困,中央紅軍長征時在1936年6月7日至13日,曾進駐這裡;1935年11月1日至次年2月17日,李先念率領的四方面軍進駐這裡,並在他們居住的村子安營紮寨,張繼武、張繼湯、張繼禹三農戶的房屋則成為軍部,這是座結實的房子,幾十年過去了,在地震中巍然不倒,被網路上稱為“樓堅強”。

  曾經的“軍部”、今天的“樓堅強”,距離駱良宏和陳碧姚居住的房子,都只有一兩分鐘的距離。根據您記憶中關於革命老區和老少邊窮地區的關聯,您或許可以想像古城村是多麼貧困的一個村落——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

  4月20日,在陳碧姚摟著孫子駱成龍穿衣服的這個充滿溫情的時刻,地震來到這個貧困的村落。

  地面突突地上下跳,整個村子隨著地震上下顛簸。剎那間,一大塊磚頭從墻裏飛出來,不偏不倚地砸向了老人懷抱中的孫子駱成龍。

  我不忍心告訴您,當時發生了怎樣血腥和慘烈的一幕——我不希望影響您吃飯和睡眠。我只簡單地告訴您,當時的場景,殘酷程度超出我們的想像——部分真相是,不滿一歲的孩子的頭部,很大一部分剎那間不見了。

  老人昏倒了,孩子的耳朵、鼻子、嘴巴流出的血滴在了她的衣服上。

  出於記者的職業準則,我並沒有採訪老人,讓她回憶當時的細節,詢問她當時的情形和感受。但是,通過別人的描述,我們可以還原孫子在老人的懷抱中死去的那一瞬間的大致情形。

  孩子就這樣離去了,農曆3月17——也就是4月26日——是他的一週歲生日。

  我不確認我是否是惟一一個關注過農村婦女陳碧姚,和在她的懷抱中死去的孫子的記者,但我確認,很少有人會想到這個年老的農村婦女曾經歷過怎樣的悲苦——連她的兒媳在回憶時,也只提及自己孩子罹難時的慘景,並未過多提及老人。

  我不可能去採訪老人,不忍讓她抬起淚痕斑斑的衣袖,再一次擦拭眼淚。

  前天(24日),是我38歲生日。這天,收到了很多同事朋友的祝福。我明白,他們認真地為我寫下的那些文字裏,蘊含著怎樣的關切。

  正因為剛剛看到了他人的死亡——我剛親眼看著地震罹難者如何裹上白布——也就是那個在網路上傳得神乎其神的事件。生命探測儀探測出的生命跡象其實是一隻“鴨子”,最終挖出的人,早已死亡。所以,我自認為,見多了死,就更懂得活,我懂得生日的意義,尤其是生的意義。

  今天,在38歲生日,我想用陳碧瑤的事情,提請您想一想,什麼是生,什麼是愛。

  我想請您,在方便的時候,為那個尚不能完整地説出一句話的小孩祈祈福,祝福他在天堂安好。

  我想請您,好好地愛您的父母,愛您的孩子,愛您的TA,在任何時候,不要給他們身體或者心理上留下傷痕,請您向您的親人説出您對他們的愛,同時,好好地愛他們,向他們道早安和晚安,克服中國式的羞澀去擁抱他們,親吻自己的愛人,在需要的時候獻上鮮花……

  我想請您,好好地活著。

  我想請您,記住您剛從災區走出的38歲的老同事田文生,此刻,對您真摯的、滿滿的祝福……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