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夢想演繹中國夢

時間:2013-03-22 13:22   來源:新民晚報

  本報前天有兩條有關普通人追求夢想的新聞,都值得細讀。一是,在橫店影視城,有一群做著明星夢的人,他們找機會做群眾演員,日工資40元錢,超時8小時後加5元;抬棺材,戴孝只能掙5元錢……他們有的人被騙得一分不剩,有的人摔得肋骨斷裂,但還心甘情願拮據地守候著,等待夢想成真的那一天。二是,在上海體育運動學校柔道館,陳煉成剛這位被父親取名時寄予“百煉成鋼”之意的世界冠軍夢逐夢者,已隨賣房籌款的父親從溫州來滬十年,父親賣電話卡、賣滷菜、做清潔工、賣服裝等,一直陪在兒子身旁共同追夢。

  這兩條新聞中的報道對象都是普通人,或追求明星夢,或追求冠軍夢,雖然我們不一定完全贊同他們的做法,但他們不畏艱難,追求夢想的精神,卻值得肯定。中國是一個講自強不息奮鬥精神的民族,“夸父逐日”的神話故事廣為流傳。“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追求自己的理想,本來就應該像日夜不息奔騰向前的河流一樣。

  一個民族的奮鬥精神,一個國家的富強夢想,要建立在億萬民眾個體人生奮鬥的基礎上。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國夢,它首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復興夢想,但它同時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生活夢想。有了逐夢的人民,才會有逐夢的國家。沒有個人的夢想追求,談實現中國夢就是一句空話。

  我們要在20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週年之際,將中國建設成一個強大、富裕的世界大國。這一夢想靠什麼實現?習近平同志説:“中國人共同享有出彩的機會。”在一個民族春秋大夢的背後,是無數出彩的人生,匯起來就是國家的出彩、民族的出彩,也就是國家的富強、民族的進步。而國家越是富強越是進步,每一個人出彩的機會也就越多。

  只有一個社會搭建起了公正公平的追夢平臺,人生精彩的標準不再是單一的陞官、發財,科學家、教師、醫生、律師等職業受到普遍尊重,甚至清潔工、送水工都可以在他們的工作平臺上成長、進步、發展,擁有實現夢想的機會,個人的人生才可能有豐富多樣的出彩可能,公眾個體才會有內心實實在在的出彩感。如果每個人都可以胸懷夢想,通過奮鬥改變命運,自然就不會把自己的人生寄望于一夜成名、投機取巧、近官傍貴。

  中國夢的背後,是無數普通人尋夢的身影。他們的個人努力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強大洪流,他們的追夢心路描繪出中國夢的斑斕色彩。無論是人民以赤子之心為國奮鬥,還是抱有一己夢想的勤奮努力,只要中國人普遍胸懷夢想,只要我們能充分利用制度的魅力搭建公正公平的追夢平臺,在一個充滿活力和發展動力的社會,因為有廉潔的服務型政府,因為有億萬自強不息、敢於創新的人民,必能成就中華民族厚德載物的雍容之氣,成就一個民族百年復興的夢想。(秦丹)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