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與“人生出彩”

時間:2013-03-19 12:47   來源:解放日報

  擁有夢想的國家凝聚更大力量,擁有夢想的人生更加絢麗多彩。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講話中説,“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鏗鏘有力的講話讓我們感受到,中國夢既宏偉也很親切,既高遠又腳踏實地,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中國夢”與“人生出彩”,將個體與國家、細微與宏大、瑣碎與壯美,有機地聯繫在一起,體現了黨和政府對群眾個體的尊重。

  怎樣的人生才是“出彩”?不同人在不同人生階段,有著各自的心願和期盼。年輕的創業者希望實現創業夢想,掙得更多財富提高生活水準,造福社會;進城務工者憧憬著憑藉自身努力在城市立足,或者在城市打工掙錢後,站在更高的起點回鄉發展;為人父母者希望孩子不但“有學上”,而且要“上好學”;低收入家庭希望衣食無憂,生活有保障;老年人希望老有所養,祈盼兒女平平安安……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力量,蘊藏在我們每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裏。每個人,若能夠實現自己一個又一個小小的心願,將這些願望連接起來、整合起來,那將是一個多麼美麗的中國夢。

  而我們每個人要實現夢想,讓人生出彩,首先要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大到“神九”上天、“蛟龍”入海、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鐵路通車、超級雜交水稻誕生,小到公交司機開好每一趟車、老師上好每一堂課、快遞員負責地遞出每一份快件、社區志願者清掃每一方街面……無論是平凡崗位上的日常工作還是重大的創造性勞動,都需要我們腳踏實地,認真負責,辛勤付出。如此,日積月累,我們將離自己的人生夢想越來越近,也將凝心聚力實現中國夢、扮美中國夢。而如果老是這山望著那山高,盼著天上掉餡餅,抱怨多實幹少,那夢想便始終是夢想,難以成真。

  讓人生出彩,需要政府構建更加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實現夢想的過程中,人們有著這樣那樣的焦慮:比如現階段,城鎮居民期望房價回歸合理水準;農民工期待縮小城鄉差距,打破一些制度壁壘,生活中不再有留守之痛、空巢之殤;鄉村孩子希望上學之路不再遙遠,家附近就有好學校;工薪階層期盼更加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諸多焦慮和期盼,都包含了對更加公平正義的渴求。“苦累都不怕,就怕沒機會”,反映了一部分社會弱勢群體的心聲。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三個公平”回應了群眾的期待。實現公平正義,須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經濟與社會發展了,學有所教、病有所醫、住有所居才有可能“廣覆蓋”,為弱勢群體“托底”。沒有發展做基礎,公平就是鏡中花、水中月;須大力嚴格依法辦事,人民群眾的權利才有可能得到充分保障;還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作,沒有約束的權力必然産生腐敗,損害社會公平。

  當公平正義的陽光照耀在每個人身上時,大家便有了公平競爭的機會和舞臺。在這樣的舞臺上,不論 “出身”、不講“背景”、不靠“關係”,只要你努力,就會有收穫。越來越多的人活出精彩人生,共圓“中國夢”。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