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健增長”

時間:2012-12-18 14:54   來源:新民晚報

  昨天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同時提出“堅持房地産市場調控政策不動搖”。其中,傳遞出了政策新資訊。

  開局之年,樓市調控也是一種“健增長”。

  自樓市調控以來,限購、緊貸一系列政策,無不顯示出“促進樓市健康穩定發展”的政策決心。尤其是眼下,在房價相對僵持、樓市觀望氣氛濃重之時,更需要清醒認識。“土地財政”和“房價飛漲”中的經濟增長,並不是“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目前全國一些地區出現的疑似“崩盤”現象,也説明這不是“有品質、有效益、可持續”的增長。

  中國的樓市調控,目前進入了深水區。結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個人以為,至少有三個問題,值得重視。

  一是在“切實降低實體經濟發展的融資成本”的過程中,要避免資金從各個渠道,流入樓市。由於調控始終不放鬆,部分開發商的資金已明顯趨緊,只能苦撐求解。一些樓盤“以價換量”,也不是主動求變,而是不得已而為之。開發商中“明年二季度樓市逐漸轉旺的心態”,依舊普遍。在此情況下,必須做好監控,不能讓適度增加的貸款,成了房價的助推劑。現實狀況下,雖然房價上漲壓力客觀存在,但調控政策短期內不會鬆動。

  二是必須適度引導自住需求。樓市調控中,“鼓勵自住需求”也是一條措施。限購以來,除了嚴重打擊了投機、投資需求外,普通百姓的改善型需求和部分的自住需求,也受到了一定壓抑。而臨近歲末,自住需求部分爆發後,又容易被利益集團利用,成為“調控不力”的一種説辭。對此,還是需要堅決貫徹差別化的措施。

  三是處理好推進城鎮化和調控房價的關係。城鎮化是本次會議的一個單獨工作重點,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但提高城鎮化品質,並不等於大興土木,更不是逃避調控的藉口。城鎮化要的是“有實實在在消費需求的投資”。

  很多時候,減少也是“健增長”。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