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社會”要從小處著眼

時間:2012-11-01 14:59   來源:法制日報

高岳/畫

  “幸福”正成為諸多地方的施政目標。近日,據媒體不完全統計,全國至少18個省市區明確提出了“幸福社會”的概念。2011年數據則顯示,已有100多個城市提出建設“幸福城市”(10月30日《新京報》)。

  伴隨著央視一句“你幸福嗎?”的追問,“幸福”已經成為中國大地上最受人們關注的問題,不僅網友熱議,媒體跟進報道,就連多省市的官方文件也融入了“幸福”的概念,幸福正成為各地政府施政的目標。湖北、廣東對幸福積極測度,“幸福山東”、“幸福江陰”等呼之欲出,大有將幸福指標取代GDP指標之勢。

  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的整體生活水準有了顯著提高,但國家發展成果的最終落腳點無非是要落在每個人的頭上,將個人的主觀感受作為政府施政的考量之一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因此,儘管對幸福準確測度還存在諸多難點,但將其納入施政目標中不得不説是件將人民的感受放在心裏、將群眾的呼聲記在心間的大好事。

  然而,抽象的幸福施政目標和每個人心中的幸福感受還存在巨大差距,政策層面的幸福概念也不等於一個個具體的幸福人生。相比于考量幸福的指標問題,各地政府最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讓抽象的幸福概念同每個公民的生活無縫對接。

  畢竟“幸福社會”還是個口號,如果不能將這個抽象的原則轉化為一個個具體實施的制度,那麼“幸福”可能只是流於空洞和泛化。幸福關係到民生的方方面面,正如湖北省在編制幸福指數統計指標體系時,把影響幸福指數的要素歸併為健康狀況、經濟狀況、家庭狀況、職業狀況、社會保障、文化教育、環境條件7個方面,政府的工作正是要加大力度將這些方面細化、坐實。

  幸福是具體的,政府追求“幸福社會”的工作同樣靠具體的措施來體現。要想讓每個人都能感到幸福,應該從小事上著眼,從每一項民生入手。比如,城市空氣好了,每個人都不用再擔心PM2.5影響健康,那麼他就是幸福的;城市交通不再擁擠,每個人下班就能及時回到家,那麼他就是幸福的;城市幼兒園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每個家庭都不會為入園難發愁,那麼他就是幸福的……這些點點滴滴的幸福匯集起來就是那句“你幸福嗎?”的完整答案,也是整個社會全面進步的真實寫照。

  讓群眾感覺到幸福並不難。雖然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問題還大量存在,但只要每個人都能看到政府是在扎紮實實地解決這些社會問題,為公眾的幸福而努力,那麼每個人的心裏都是暖暖的、都是幸福的。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