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訂票應給農民工更多特惠

時間:2012-09-11 10:11   來源:山西晚報

  鐵道部首次試點網上預約賣車票,僅限上海至武漢等方向國慶期間車票,預售期最長達28天。(本報今日17版報道)

  熱門線路的票源永遠是短缺的,緊張乃至於有些扭曲的供需關係,讓乘客需求只能得到部分滿足。因此民眾對於鐵道部的不滿,其本質還來自於自身訴求的落空。

  一個更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批評鐵道部各種改革舉措的,往往是網友,他們是相對有較高經濟收入與知識的社會群體,相比之下更急切需要火車票的農民工則成了沉默的大多數。尤其是對於網路訂票,究竟有多少農民工懂得或者有時間在網路上不斷刷票?而這一龐大群體不應因此被遺忘在角落,否則會出現吊詭的一幕,收入最低的農民工群體最需要價廉的火車票,但他們卻被迫依然要擠上傳統售票廳購票的老路子,長時間排隊購票,買不到票則只能用血汗錢高價從票販子手上購買。

  雖然鐵道部以及地方鐵路局,也有針對性地企業團體售票,偶爾也有農民工專列之類的善舉,但基於農民工的數量之龐大,需求之集中,這些不過是毛毛雨。如果網上訂票不能給農民工任何方便,反而間接擠佔了農民工的票源,這恐怕才可能會成為鐵道部改革的最大失誤。

  因此,針對農民工群體的特殊情況,建議鐵道部網上訂票應給農民工更多特惠,比如鐵路部門應主動與珠三角長三角各地政府聯繫,了解勞動力集中區域用工狀況,開闢綠色通道專留一部分票源,按比例分配給各地,由地方政府鼓勵企業申請集體訂票,如此來解決農民工不會或沒時間網上訂票的煩惱。

  鐵道部一方面可以嘗試農民工網上訂票的企業代理制,另一方面要做到徹底的資訊公開透明,包括將票源分配方案公開,如此可獲得社會的理解和支援,畢竟這分流了一部分網路票源,另一方面則要對申請過程嚴格把關,防止內鬼徇私舞弊以及不合格企業或不合標準申請者的現象。尤其是在春運等關鍵時刻,每一張火車票不僅代表著緊缺資源,更象徵著資源分配背後的公正意義,對於農民工這樣的弱勢群體來説尤其如此。

  誠然如此做會給鐵道部增加一定的壓力,需要專人負責,投入更多的成本,但包括網上訂票在內的改革,本身就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廣大乘客,尤其是作為春運等期間主力的農民工群體,鐵道部在中國語境中被賦予了相當的公共性功能,而這些功能都需要通過改革細節化、人性化和大眾化來加以體現。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