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張車票錢兩人乘車”中反思什麼

時間:2012-06-07 15:27   來源:台灣網

  5日,市民趙先生告訴記者稱,他從網上得知了一個實名制車票挂失補辦的漏洞,可以讓兩個人花一份車票錢到達目的地:例如甲買了一張從南昌去九江的實名制硬座票,謊稱丟失後補辦。然後把原票給乙,只要在不檢票的車站,甲乙就能共同上車,乙另行找座。到達九江站後,甲乙共同出站,甲辦理退票。(6月6日資訊日報)

  其實這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自從火車票實名制實行以來,網路上各種逃票攻略都有,但此舉僅限于“理論上確實可行”。因為,鑽這個漏洞最大的關鍵點在於能否順利進站上車,即車站的驗票制度是否完全做到100%查驗,一旦驗票嚴格,就行不通了

  然而,一張車票錢可以送兩個人乘車的“理論上漏洞”卻仍然有旅客願意去嘗試,這就頗值得我們細細咂摸,尤其是那些個有目的性進行逃票的旅客,需要從中進行深刻反思。

  一是,鐵路部門對於實名制車票進行隨機抽查,如果抓到自己怎麼辦?或許有的旅客會説大不了補一張,因為被抓的概率非常小,此種心理揭示了此類旅客的誠信意識堪憂。

  二是,此類“失信”旅客退票、補票,是否擾亂了鐵路客運服務的正常秩序,是否無形中給其他乘客帶來不便?在乘火車的過程中,作為旅客我們就必須具有維持良好出行環境和乘車秩序的法律義務,而想方設法逃票,無形中暴露出旅客文明乘車素養的敗壞。

  事實上,鐵路部門之所以選擇抽查方式查票,主要是考慮到旅客的感受和誠信,試想一下,從我們買票到進站、上車、乘車、下車各環節,鐵路部門都像防賊似地查票,旅客能夠有個安心、舒適的旅途嗎?還有,如果一但遇到出行高峰期,對每位旅客都進行驗票豈不是無形中延長了我們出行的時間?
 
  很顯然,對於旅客所謂的實名制車票挂失補辦的漏洞,其實也是部分旅客道德失范的漏洞,當務之急,一方面,要建立嚴格的懲罰制度,一經查出惡意挂失補的旅客要嚴懲和譴責;另一方面,加強道德規範教育,讓企業便民、利民措施不因這幾粒“老鼠屎”而遭遇誠信危機。(台灣網網友:謝曉剛)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