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車票挂失補辦看鐵路的進步

時間:2012-05-07 14:37   來源:台灣網

  這些年,坐火車坐多了,也聽到一些旅客因為粗心大意丟失火車票的事情,結果都是重新再買一張。假如遇到車票緊張,比如春運那樣的非常時期,旅客丟失火車票,蒙受經濟損失已經很讓人沮喪,還要承受買不到票回不了家的雙重痛苦。一張小小的火車票,幾乎就成了可以把人壓倒的那根稻草。

  2011年,開始實施火車票實名制,車票必須憑身份證件或者證明來購買,於是,旅客就開始思考,只要能出示有效身份證件或者證明的,就能確定就是車票的真正擁有者。那麼即使旅客沒有車票,只憑身份證,就應該可以順利上車。

  結果實名制實施的規定卻不是這樣的,按照鐵路的規定,旅客如果丟失了實名制車票,無法挂失,甚至也不能購買當日同車次的車票。丟失實名制車票的旅客還必須要持身份證件去火車站窗口解鎖,登出購票資訊,然後再花原價重新購買火車票。

  旅客明明可以證明自己就是車票的擁有者,卻不能上車,還要再重新花錢買票。這樣的規定,看起來實在是有點不太妥當的。

  好在鐵道部順應了旅客的需求,針對飽受詬病的實名制火車票挂失不補做出了修正。從5月10日起,實名制火車票挂失 ,如果丟失可以挂失補辦了。

  鐵道部有關負責人稱,鐵路實行車票實名制,對保證鐵路運輸安全、遏制倒票行為發揮了積極作用,社會各界和廣大旅客普遍認可和支援,同時也提出了一些改進、完善的意見建議。對此,鐵路部門高度重視,為維護廣大旅客的合法權益,經研究,定於2012年5月10日出臺措施,解決實名制車票丟失後的挂失補辦問題。

  一個措施的出臺,都是經過很多考慮,但是任何措施原先考慮的方方面面都不可能盡善盡美,都會在執行過程中遇到這樣或者是那樣的問題。有問題不可怕,只要積極應對,及時拿出改進方案,將問題解決了,就好辦了。

  出臺措施後,通過執行過程中的反饋,經過管道傳遞到決策層,再由決策層做出改進決策,並頒布新的執行措施進行改進。從品質控制的角度來講,這叫螺旋式上升。

  我們欣喜地看到,這樣的管道很通暢。

  現在的鐵路早已不是以前的鐵老大,正是鐵道部部長盛光祖率先提出了“人民滿意是鐵路發展的尺規”,並在國企中最早內開展了“服務旅客創先爭優”活動,並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前行的列車,只有沿著正確的軌道,才有真正的前途。

  鐵路近年來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正在堅定地朝著人民滿意的方向,穩步邁進。

  我們正在迎接一個更加人性化,更加有效率,更加為社會所期待的鐵路。(台灣網網友:王寧)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