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塵污染,投訴無果説明啥

時間:2012-07-26 10:17   來源:人民日報

  最近,北京市石景山區環保部門規定,凡市民舉報揚塵污染經查屬實的,環保部門都會給予現金獎勵。消息一齣,當地居民很受鼓舞。

  與之相對照的是筆者一位同學的遭遇。家住北京富力城小區的此君,因為窗外富力十號工地嚴重揚塵已經半年不敢開窗。他向城管、北京市非緊急救助熱線12345投訴不下5次,可得到的僅僅是幾次簡單的回復,揚塵污染問題非但沒有解決,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更令他氣憤的是,雙井城管大隊就在距離工地不足一公里的路段辦公,“工地是他們上班的必經之路,他們怎麼就看不見這裡的污染?”

  一面是獎勵舉報,一面是投訴無果。獎勵舉報者,不僅想要管住看得見的污染,還要讓群眾成為自己的千里眼,將揚塵污染降到最小程度;而不想作為者,即使揚塵污染就在眼皮底下,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縱容污染的發生蔓延。

  去年冬季以來,細顆粒物污染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北京為此出臺了許多政策措施促進細顆粒物減排。嚴限外地“墨鬥魚”進京、提升本地車用油品品質、提前實行汽車排放國五標準,這些措施都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PM2.5的排放。但是必須指出,這些措施起效的背後,是大量的環保投入和大量的行政成本。從北京細顆粒物的來源看,揚塵污染一直佔據相當大的比例。與其他措施相比,治理好揚塵對於空氣品質的改善不僅起效快,而且投入更少。

  揚塵是常態污染,需要長期的嚴格執法。作為施工揚塵的主要執法單位,讓有限的城管工作人員管住所有工地揚塵,當然不可能,這就需要動員公眾參與監督。既然有群眾的投訴,這些投訴可以説證據確鑿,責任清晰,接受投訴的部門還作了簡單答覆,為什麼答覆之後難有結果?

  群眾當然有理由認為這是個別執法部門不作為。揚塵污染應該是屬地管理,如果執法人員擁有處罰揚塵污染的權力,群眾屢次投訴卻沒能解決問題,那只能説是執法者沒有認真對待群眾的監督和舉報。是責任心不強,還是有其他原因,這就值得深究。

  針對揚塵污染的投訴沒有結果,並非個別現象。在缺乏有效監管狀態下,揚塵污染製造者的氣焰更加囂張,這不僅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的身心健康,也挫傷了公眾參與揚塵污染治理的積極性。個別區域執法部門的不作為,從小的方面説,導致整體污染治理效果打折,從大的方面説,也讓政府的公信力受損。

  揚塵污染治理是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住建、城管、環保多個部門共同參與,形成合力。要做好治理工作,必須突出管理的力量。針對揚塵污染治理按下葫蘆浮起瓢的情況,上級管理部門不妨認真梳理投訴不斷的工地,分析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揚塵污染投訴不僅有回音更要有效果,給公眾一個滿意的交代。(孫秀艷)

編輯:許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