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被挖掘機發現的秘密。
在一座城市的郊區,轟隆作響的機器挖到地下20米深時,土壤惡臭不已。這塊場地是一家防腐枕木廠原址,大量使用的防腐蝕、抗老化的化學品,讓這塊土地中毒了。而這塊“毒地”,如今用於建設保障性住房。
沒人説得清有多少起被挖掘機發現的毒地事件了。可挖掘機終歸是挖掘機,它阻擋不了起重機、腳手架,阻擋不了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即便那“地下不光彩的污染歷史”混合著泥土被翻起,可很多中毒的地塊未經任何治理,就被“正常使用”。
在廣州,原廣州氮肥廠、原南方鋼鐵廠被建成經濟適用房。在北京,原化工三廠、原紅獅塗料廠被建成了繁華的小區。鮮有人知曉,這些土地是否經過“消毒處理”,“消毒的效果怎樣”。
人們通曉的硬道理是:土地,就是財政,就是金銀萬兩。“黃金地段什麼樣的土地都可能有人要,即便是被嚴重污染的”。
於是,光鮮的高樓遮蔽了地下的風險。小區花園裏盪鞦千的孩子、翻著土地種月季花的園丁,躺在草地上讀書的業主,他們並不知道地底下掩埋了什麼。公眾對所住社區的用地歷史數據幾乎一無所知,因為購房合同裏沒有,土地公示資訊裏沒有,開發商售樓宣傳冊裏,也沒有。
地下的似乎總歸是地下。
至今,沒有一個部門,一個專家説得清,這樣的“毒地”到底有多少。2006年開始,國家費時5年耗資10億元進行了首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大規模調查。而至今,這個數據也未對外公佈。相關部門也諱莫如深。
各種非權威版本流傳。“中國已經發現的污染場地還不到100塊。”北京市環境科學院一位專家稱,可有人質疑這個數據太“保守”了,因為美國的污染場地大概在四五十萬塊,歐洲也有幾十萬塊的數量。
沒有準確的數據,只有全國各地辛勤勞作的不同型號的挖掘機,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不同的地層深度,不約而同地發現了問題。
誰都知道這些挖掘機挖出的“分量不輕”。因為不經修復就開發的毒地,一旦出事,就不只是環境問題,而是影響房價的經濟問題,更是關乎健康的民生問題。
可這些鮮為人知的秘密似乎被刻意“地下化”處理。從環保部門,到建設部門,到開發商,僅作“內部”溝通,而不公布於眾。哪怕有的地塊做了土壤修復工程,也避而不“邀功”。
在《財經》雜誌最近的報道中,記者追問北京管莊那塊污染地的土壤究竟運到何處,又如何處理。沒有一個部門提供答案。只是有人語焉不詳地稱“運到北京東郊了”。
很多問題,並非是挖掘機的鐵手臂能觸及的。
近5年,國家才開始修復土壤工作。目前,全國僅有北京、重慶兩地環保部門設有污染場地管理科,大多數城市無強制性要求開發必須進行場地污染調查分析,全國星羅棋佈的污染地基本處於監管真空。
不環評、不治理,先上項目再説,成了一些地方對毒地“低調而高效”的處理。武漢長江明珠經濟適用房區有2400戶規模,建在長江化工廠原址上。直到媒體曝光,業主才發現地下十來米深就是沒經處理的毒地。如今,小區僅有一半的燈亮著。一個傾盡一生積蓄買房的業主説,他唯一能做的是,“今後讓孩子少到小區裏玩土”。
當然,現狀也催生了土壤修復公司,然而缺乏資質管理,“只有幾臺挖掘機就可以成立一個公司”。他們的工作也就是從這處挖出來,挪到更遠的地方,等待下一部挖掘機發現。
瞧,挖掘機發現的秘密,最後靠挖掘機解決。多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