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對北大校長跪母上綱上線

時間:2012-07-19 09:37   來源:紅網

  這幾天,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又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7月13日,周其鳳在湖南瀏陽老家為母親祝90大壽,長跪母親膝前痛哭流涕。周其鳳含淚哭訴,最後母子二人抱頭流淚。

  媒體報道,“現場圍觀的群眾也被這副畫面所感動,有的鼓掌,有的跟著默默流淚。”

  而在網上,事情就沒有這麼簡單了。相當多的網友對此持激烈的批評態度——打開網頁,鋪天蓋地的嘲諷和挖苦。綜合一下網友的意見,大致可以分為下面三類:

  一、跪拜母親是奴性的體現。如律師王鵬稱,“孩子被放到奴性十足的校長手裏,多少父母寒心。”溫州柏聯地産顧問機構總經理朱清琦表示,“北大要的是早已丟失的風骨,而不是政治化的諂媚奴性。”

  二、跪拜母親可以,但不能借此作秀。《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説,“神聖的‘北大校長’向公眾曬這點私德實在沒有意義,人們對‘北大校長’寄予的道德期望比這高得多。”電影導演喬喬質疑,“是拜壽,還是作秀?也許不言而喻。不過,這場戲演的未免有點過了。行孝應發自內心,而不是形式化、表演化。”

  三、一時跪拜不如長期行孝。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説,“對老人來説:長跪不如常探,用錢不如用心,記者不如記著。”科普作家方舟子提出疑問,“10年發生了什麼國家大事讓一名教育部官員一年到頭回不了一次老家,現在需要帶記者當眾排戲補過?”

  首先來看第一條,關於奴性。中國有幾千年的跪拜歷史,皇帝拜上天,百官拜皇帝,老百姓拜官老爺——就連結婚的時候,也要畢恭畢敬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中國現在已經廢除了跪拜之禮,但並不是説,跪了就是奴性,不跪就是平等與自由。日本人和韓國人在重大的傳統節日之際,會高冠古服,彬彬有禮地進行跪拜之禮。難道日本人和韓國人就是“奴性十足”?他們的國家就沒救了?好像沒有這樣嚴重吧?

  第二條,關於作秀。從職務上看,周其鳳是中國最知名的高等院校的校長;從行政級別上看,他又是副部級官員。無論是從人情世故還是從官場禮儀來看,周其鳳回家為母親祝壽,都是當地發生的一件大事,當地媒體進行跟蹤報道,也是情理之中。換言之,到現在為止,尚無證據顯示周其鳳主動要求媒體跟蹤報道,“作秀”、“曬私德”一説實在是冤枉了他。

  第三條,關於長期行孝。古人云,“父母在,不遠遊”。我贊成,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子女能夠侍奉在父母身邊,讓他們度過一個安詳幸福的晚年。要是這一點做不到,那麼,“常回家看看”,也是為人子女的應有之義。但是,道理雖是如此,實際情況卻可能千差萬別。常年在外工作的朋友,有多少能做到常回家看看父母?以我為例,曾經在珠三角一帶漂泊流浪,十年難得回家兩三次。想要在父母身邊盡孝,也沒那個條件啊。季羨林曾在一篇文章中感嘆,自己“永久的悔就是:不該離開故鄉,離開母親。”國學大師尚且如此,遑論其他人?

  其實公平地説,雖然工作繁忙,最近幾年周其鳳幾乎每一年都會回家陪母親過年,包括2008年南方發生大雪災也不例外。為人子女能夠做到這樣,我以為已經殊為難得,因此不願意再加茍責。

  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孝道”二字,始終是一個人的私德。而私德這種東西,一般只適合約束自己,而不能用來攻擊別人。你可以不喜歡周其鳳在公開場所發表的某些言論,批評之攻擊之,完全沒有問題,但最好不要在私德這個話題上做文章,甚至上綱上線。畢竟回到老家給母親拜壽,是周其鳳的個人行為,與他的公共職務無關。請大家記住,當周其鳳熱淚盈眶地跪拜在母親前面的那一刻,沒有北大校長,沒有高級別官員——他就是母親眼中一個普普通通的兒子。(何仁勇)

編輯:許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