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質疑“拜壽跪母”並非無良

時間:2012-07-18 09:55   來源:齊魯晚報

  北大校長周其鳳“拜壽跪母”一下子成了網路熱點,力挺者有之,質疑者有之。這一次,擅長“批評”的時評作者們一反常態,大多理性力挺周其鳳的“跪母”孝行。在時評作者的眼裏,炮轟周其鳳的網路輿論太無良,太暴力了。

  昨天和一個做評論的同行聊及此事,一樁本是“私人化”的事務到底有沒有必要佔據媒體公共資源加以討論。有意思的是,這樁很“私人”的“拜壽”事件真的被“公共化”了,並引發了不小的爭議。正兒八經探討一下,或許也有助於撇清網路輿論中那些“不健康”的暗流。

  如果按照“就事論事”的説理原則,周其鳳“拜壽跪母”被網民炮轟確實有些冤。你可以不喜歡周其鳳往日的某些言論,你可以看不慣周其鳳的“笑容”,你可以對北大有“成見”,但一碼歸一碼,周其鳳“跪母行孝”總不是壞事吧?

  朋友説到了鄭淵潔在微博上曬“給娘洗腳”的事。如果説周其鳳“拜壽跪母”是秀的話,鄭淵潔“給娘洗腳”“秀”的程度可能更強烈一些。奇怪的是,網民們大讚鄭淵潔的孝心,對於周其鳳跪母卻另眼相看。

  “就事論事”完全沒錯,但是評論一件事,除了解讀新聞本身的“小我”,那個“大我”的環境是不是也要適當觀照一下?身為經常和媒體打交道的北大校長,周其鳳應該知曉自己在輿論中有著怎樣的“印象”。再加上“愛屋及烏”乃至“恨屋及烏”是人慣有的心理表現,網民們完全有可能感性地隨意吐槽,從而引發“輿論風暴”,但相對素養更高的北大校長,卻不能不對自己的一言一行保持應有的謹慎。

  有評論認為,周其鳳“行孝”的私舉被媒體圍觀完全是被動的。被“窺私”完全是有可能的,但是,“行孝”這樣的私事被“公共化”,難道周其鳳本人一點兒責任都沒有嗎?

  作為公眾人物,周其鳳完全應該預知到自己的一言一行所引發的“後效應”將如何“發酵”。新聞説,周其鳳是“悄悄回家”為母親拜祝90大壽的,但在現實社會的“潛規則”中,像周其鳳這個級別的“官員”回鄉,難道真能做到“來去無聲”嗎?

  當然,周其鳳本人可能無法阻止自己的“私事”被“公共化”,當他知道了“跪母拜壽”被公開後如果進一步阻止擴散,或許將會引發更為強烈的炒作嫌疑。但無論如何,一個“聰明”的人是不會將私事公共化的。特別是,他明知道自己在輿論中有著怎樣的慣有印象,再去性情化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最後引發被質疑的後果,這也是在所難免的。這麼説,並非表示周其鳳沒有性情的權利,而是他必須承擔因性情所帶來的質疑之代價。

  至於網民對周其鳳“拜壽跪母”的質疑,這大概也算是網路化時代的特質吧。説他們無良或暴力,多少有些過了。(陳方)

編輯:許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