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跪母祝壽不能僅從照片裏挑刺

時間:2012-07-17 13:58   來源:台灣網

  7月13日,北大校長周其鳳回湖南瀏陽為母親慶祝90大壽,拜壽時當場跪在母親膝前説:“母親80歲的時候,由於工作原因,我沒能回來陪您,對不起!您90大壽,我一定要回來陪您!”誰知現場照片卻在網上引來網友陣陣非議。(7月16日 《揚子晚報》)

  看到這則新聞的第一感覺是人性化的光輝普照,北大校長周其鳳回到老家跪地為母親祝壽彰顯貴為校長的他在母親面前也不過是個兒子而已。男兒膝下有黃金,但在父母面前的下跪卻能夠將“百善孝為先”的理念發揮到極致。遲到總比不到好,儘管姍姍來遲但總比不來的好。這是對於北大校長下跪祝壽的第一反應,但是,隨著照片的出現,網路上便出現了非議無限,尤其是指責照片中的“違和感”。

  從照片上看,確實有這樣的“違和感”,尤其是墨鏡靚女的存在頗具荒誕氣息。而記者在場的場景也讓人懷疑這是衣錦還鄉的炫耀。原本祝壽和下跪都是極度私人化的事件,沒有必要在公眾場合大肆宣揚。但是,宣揚到底有沒有錯呢?沒有錯,讓公眾的質疑來自於一種慣性的思維模式。比如《化學歌》開始便質疑聲不斷,周其鳳作為北大校長還將錄取條例進行了修改“凡是發現不孝順的學生,一律不予錄取。”將“孝順”列入錄取的條件也是北大的先例,也成了其繼續被質疑的靶子,一直到11位校長助理的新聞再度出籠,儘管已經平息,但事件的發展已經沸沸颺颺,頗有不可收拾的境地。

  但是對其公共事件的質疑可也,對其私人事件的質疑可也。但其作為校長回老家給母親祝壽本身卻沒有可以質疑的地方,有人指責這是作秀。愚以為,這樣的作秀還是多多益善,假如有這樣的水準和能力,估計父母也是喜歡的吧。再者,有人質疑這件事又把母親當道具的嫌疑,其實,“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親將兒子撫養成人成為成功的人,希望得到的就是衣錦還鄉。難怪乎北京大學畢業生月薪八千還被父母認為“丟臉”的事情。周其鳳作為校長兼化學專家可謂成功人士,其回鄉祝壽的意義便在於此,有過歉意,在此悔過。

  在北京大學錢理群參加的關於理想大學研討中,原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一針見血地指出,“大學校長應該賦予大學以美感”。到底北大校長周其鳳有沒有做到呢?其為《站著上北大》的北大保安作者作序,聲稱自己“文筆不好”。縱然如此,依然勇氣可嘉。他或者在進行著自身的努力踐行一個給予北大美感賦予的實踐者。所以,對於其回鄉祝壽下跪這件事本身不應該給予更多的指責,而應該給予關注和支援,更不要從照片中挑刺,因為對於當事人本身來説,想的未必就是那麼多。(台灣網網友 王傳言)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