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女教師”,我們遺憾不僅因她高尚

時間:2012-05-23 11:12   來源:長江日報

  “最美女老師”張麗莉譽滿全國,但深度撥動我的心弦,並讓人情感酸澀的,卻是她“意外”之前的執教境遇:

  已在佳木斯第十九中學執教五年多的張麗莉,一直沒有教師編制,也沒有醫保,每月薪水僅為千元。

  我與論者對張麗莉飽含悲憫有深刻的共鳴,希望社會努力用溫暖去撫熱冷漠的角落,同時,平時不太在意的一類邊緣群體,因張莉麗的由冷到熱,引起我的關注。

  張麗莉就是俗稱的“臨時工”(代理或聘用人員)。她救學生於危難已不是第一次,三年前,她就為保護學生被自行車撞過。她工作5年,請過兩次假,一次是婚禮,一次是流産。為了這屆畢業生,決定暫時不要孩子。收入微薄,每月擠100元資助一名貧困生。

  如果不是這次意外,張麗莉超出“身份”的高尚行為,一定不會擴散到多大的範圍,因為她沒有編制,有時可能被視為“三等公民”。這是人文缺失,更是制度缺陷。其本質是缺少作為社會人最需要的一種公平。

  當前,“臨時工”群體尚有存在的理由,卻沒有與正式工同等的權利。很多臨時工,動筆、動手,內勤、外勤,單位都離不開他們。有些臨時工與張麗莉一樣,成了事實上的工作骨幹。這裡,有生存壓力的原因,但我更願意理解為,生存壓力進一步導致了他們的工作能力和表現超過了有些正式工。他們做事最多、報酬最少;壓力最大,榮譽最少。

  張麗莉沒入編,但不否認合法進入的不一定優秀,無法進入的不一定不優秀。值得探討的是,臨時工,幾乎就不在評優授獎和職業關懷的範圍之內,這是更大範圍內制度設計的合理性問題。最令人痛心的是,許多機關事業單位和公共機構出現違法犯罪或者責任事故,往往拿“臨時工”開刀,以至於社會譏笑“臨時工”成了正式工或者權力人的“替罪羊”。

  張麗莉的壯舉似乎為“臨時工”掙得了尊嚴。但是,如果制度沒有改進,也無法改變這一邊緣群體的命運。與環衛工張志娟“沒死不能算工傷”,還有網爆15年吃空晌仍然保有編制一樣,張麗莉“意外”之前的窘境,是共同指向制度正義和程度正義的現實訴求。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