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網路謠言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時間:2012-04-20 10:44   來源:齊魯晚報

  一台電腦,一條網線,網路時代的資訊傳播就是這麼簡單,促成了“自媒體”這一名詞的出現。隨著社交類網站的日益風靡,“自媒體”如虎添翼,對於那些關注了自己的好友來説,每個人都是能量巨大的資訊源。 

  網路拉近了人與資訊之間的距離,一位山東姑娘,很可能比遠在太原的親戚更早知道山西地震的“消息”;一個東北漢子,有“能力”提醒在四川讀書的同學,不要吃當地出産的柑橘。殊不知在這些提醒之下,百萬人在露天廣場上白白凍了半夜,無數橘農一年的辛勤勞作血本無歸。 

  儘管這些謠言的始作俑者很快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謠言傳播帶來的惡劣影響已經是覆水難收了。從過往的教訓來看,幾乎所有的謠言都有一定的針對性,産生的危害也都存在一定的範圍,那些擴散過程中“功不可沒”的網友們,只有很少部分能夠有切身的體會。 

  正因如此,謠言的危害並沒有引起太多的警惕,不少人仍是以隨意或是麻木的態度來面對,網路謠言接二連三齣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隨著這些謠言在“不經意”間的迅速傳播,民眾在真真假假的消息面前不知所措,網路原有的資訊傳播作用也被破壞殆盡了。 

  回顧之前瘋傳過的一些網路謠言,很多只是為了提高個人的關注率而人為製造的惡作劇,有的明顯違背科學常識,根本經不起理性的推敲。但這些原本不攻自破的謠言,卻成功逃過了群眾“雪亮的眼睛”,不禁引人深思。在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廣泛存在的資訊不對稱,民眾對於網路資訊的關注,恰恰是在表達對於真相的渴求。這無疑給各級政府敲響了警鐘,努力建立良好的資訊渠道,以更直接的形式來回應民眾的質疑,以更積極的態度來滿足社會對於真相的要求。 

  當然,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資訊的全面性公開和權威性樹立也無法一蹴而就,需要民眾理性的支援。在這一過程中,如果網路行為得不到正確的引導,謠言的危害得不到清醒的認識,對於資訊的“癡迷”難免成為謠言生長的溫床。 

  如今網路將世界連為一體,任何一個人都不再處於孤立,正如歷次網路謠言所展現的,每個人的行為都與其他人的命運息息相關。正是如此,人們在網路資訊面前應該更加謹慎,更多地運用理性判斷,自覺抵制網路謠言,其實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