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出口創新高是意外之喜

時間:2012-10-15 13:27   來源:新京報

  從9月份PMI向好,到9月份出口數據較為樂觀;從中秋、國慶大長假旅遊業爆棚,拉動消費快速增長,到部分工業企業和中小企業經營出現向好跡象,似乎表明我國經濟正在走出低谷。

  9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為3450.3億美元,增長6.3%。其中,出口1863.5億美元,增長9.9%,單月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進口1586.8億美元,增長2.4%(據10月14日《人民日報》)。

  9月份出口不僅高於8月的2.7%,也高於經濟學家給出的5%的增速預期中值。這與10月初官方公佈的PMI數值完全吻合。

  出口創新高不外乎內外兩種原因。從外部經濟看,美國經濟復蘇明顯,QE3(第三輪量化寬鬆)的推出使得美國國內保持較為充裕的流動性,助推需求消費持續發力,受益最大的是中國出口——9月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的同比增速達9.1%。

  從內部因素看,國家出臺的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隨著海關、質檢等多部門陸續推出相關實施細則,幫助企業節約交易成本、提高經營效率、緩解經營壓力和稅收信貸促出口優惠政策等方面的積極效應正陸續顯現,出口鼓勵性政策正在發力。上述內外因素使得我國出口在9月份出現轉好趨勢。

  9月出口單月創新高對中國經濟是一個意外驚喜。從9月份PMI向好,到9月份出口數據較為樂觀;從中秋、國慶大長假旅遊業爆棚,拉動消費快速增長,到部分工業企業和中小企業經營出現向好跡象,似乎表明我國經濟正在走出低谷,逐漸擺脫持續下滑趨勢。如果這種向好趨勢能夠持續,那麼,我國經濟將在第四季度最遲明年第一季度出現溫和回升。

  當然,對於今後進出口形勢仍不可過於盲目樂觀。

  外需上的不利因素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仍在發酵。中日受釣魚島領土糾紛已經使得雙邊貿易受到影響,前三季度,中日雙邊貿易總值下降1.8%,這種下降趨勢正在迅速擴大。美歐日三大貿易夥伴中兩大貿易夥伴都不景氣,剩下美國“一枝獨秀”,而根據美國國內經濟狀況,中美貿易仍然存在不確定性。

  因此,從外需上看,中國仍需積極參與全球經濟事務,與重要貿易夥伴共同促進世界經濟快速復蘇。從內部看,應該繼續落實國務院9月中旬出臺的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特別是商業銀行要從信貸資金需求上、信貸成本降低上給出口企業優惠政策,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特別是出口儘快恢復其持續增長力。(余豐慧 職員)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