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長黃金周”為何比上班更累

時間:2012-10-11 10:52   來源:工人日報

  剛剛過去的這個中秋、國慶黃金周,受超長假期、天氣晴好等多種利好因素影響,許多著名旅遊景區都出現了井噴的狀態,客流量遠超最佳接待量。“史上最長黃金周”使得不少景區“崩潰”了,一系列的糾紛事件在本次黃金周內發生。

  華山旅遊景區在10月2日發生大擁堵,當天接待遊客4.1萬人,遠遠超出了景區2萬至2.5萬的最佳接待量。甚至還發生了遊客被刺案。

  鼓浪嶼一直人滿為患,最高峰出現在10月2日,上島人數達到12萬人,超過歷史最高紀錄。不少網友都發佈了島上寸步難行的照片,還有調侃稱擔心人太多“鼓浪嶼要沉沒了”。

  出行人群過於集中導致買票難,過於擁擠的人流量更導致無法很好地享受風光,這些問題都降低了人們旅行的品質。不少網友紛紛吐槽:“名山變人山,故宮人如潮,三亞海灘成餃子鍋,大梅沙灘人比沙子多。”“假期過後,非但沒能通過旅遊排遣工作的壓力,反倒留下一身疲憊,比上班更累。”

  超量遊客也讓工作人員不堪重負。“我現在一天只能睡4個小時,就這樣還來不及清理垃圾。”一位在南京某景區工作的清潔工抱怨。

  一方面是熱門景區“爆棚”,另一方面,冷門景區則繼續“遇冷”。

  10月4日上午10點,八達嶺長城已經涌入4萬多人,慕名而來的“好漢”們只能隨著擁擠的人群緩緩前行;而在同一時間,慕田峪長城僅有3000多名遊客。海南海口熱帶野生動植物園門票價格由原來的95元,調整為政府指導價67元上下浮動20%,但在10月2日、3日、4日訪問量仍然在最佳接待量以下。

  “在旅遊業界,大部分的旅行社、酒店、景區、車隊等都是看著黃金周‘吃飯’的。”業內人士透露,旅遊是“看天吃飯”的行業,淡旺季特性很強,一年之內最為賺錢的時間點也就是幾大黃金周,平日的客流量遠少於長假。所以業者肯定“狠抓”黃金周商機,即便景區人滿為患、接待“崩潰”,從業者也不願意叫停。

  據了解,在海外,由於帶薪休假制度完善,且行業規範,因此淡旺季客流不會像中國市場這樣明顯。且景點都有嚴格的人流限制制度,為保護景區生態或古跡,超過一定人數後,景點就停止入客了。

  而中國旅遊市場在這方面的制度並不完善,很少有中國景區會主動讓利來限制客流。而過量客流不僅會引發旅遊糾紛,也對景點資源造成破壞。

  雖然國內旅遊業一直在提倡擺脫“門票經濟”,打造旅遊産業鏈,但是客觀地講,目前國內一線景區中,真正打造旅遊産業鏈的景區較少,大多還是依靠門票、索道、酒店餐飲在支撐。

  以峨眉山為例,其半年報顯示,上半年遊山門票收入達到1.46億元,其毛利率高達41.05%。而賓館客房、餐飲、旅行社、廣告及商品收入的毛利率全都在30%以下,其中旅行社收入毛利率僅有2.86%。

  此外,民眾的旅遊觀念也亟待改變。中國旅遊研究院産業所所長李仲廣認為,旅遊休閒方式、目的地的多元化是判斷一個旅遊市場是否成熟的重要標識,中國的大眾旅遊是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才發展起來的,到現在不到20年的時間,學習更加現代的旅遊方式是社會發展的需求,老百姓要更加理性、合理地安排假期。

  業內人士普遍表示,價格杠桿僅僅是擺脫“門票經濟”的一個手段,長期來看還需打造旅遊“全産業鏈”。

  有專家建議,應加快旅遊産品結構的調整,從觀光經濟過渡到度假經濟,拉長産業鏈。同時,通過發展和旅遊密切相關的周邊服務産業,開發休閒度假、商務會議等多種旅遊類型。通過提供人性化的服務,讓遊客感到遊有所值;同時開發有特色的産品,促進餐飲、購物等二次、三次消費,來擴大景區收入來源,從而盤活冷門景區,創新熱門景區,形成良性迴圈。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