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會像股市那麼糟糕

時間:2012-07-13 11:12   來源:長江日報

  前幾天中國公佈CPI數據,回落至2.2%,滬指應聲大跌2.37%,表現可能過於敏感。中國經濟下滑雖已成趨勢,但也不會像股市表現那麼糟糕。

  從投資角度,CPI下跌並不能完全解釋為利空,它意味著通貨膨脹及銀行存款“貶值”這兩個“投資者大敵”威脅減弱,反而有助於提高持股信心。如政府再因之放寬財政貨幣政策,市場流動性增加,潛在入市資金更加充沛,則説是利多也不為過。

  A股的敏感可能並非在於CPI,而在於CPI背後還將發佈的系列數據。股市常常跟著預期走,本週中國還會有PPI與GDP等系列數據發佈,市場對其預期普遍較低。

  當前,PPI數據其實更值得密切關注,因為當出口與房地産這兩級火箭助推動力消退之時,接下來還有哪一個先導性、主導性的産業,能推動PPI走高,從而推動中國經濟再上一個臺階呢?對此目前還沒有答案。這個助推器,不宜再單純地靠房地産及基礎建設,重回老路沒有出路。溫總理近期頻頻提及創新,可能意味著下一個經濟助推器不可避免依賴於技術創新、産業創新甚至體制創新。

  對中國經濟不宜過於悲觀,中國畢竟還是“發展中”國家,城鎮化與産業升級空間巨大,有空間就還會有發展。而股市常常是一個情緒化比較嚴重的地方,CPI數據能劇烈影響股市,股市狂跌往往誇大悲觀情緒。近期,證監會主席郭樹清與《人民日報》不停地為股市打氣,顯然不是為“調控市場”,而是希望消除股市情緒化的“負能量”。

  A股目前極度疲弱,接下來可能還會跌得比較誇張,所謂“鐵底”也許其薄如紙。但中國經濟卻有著厚實的基礎,以及仍然較為長遠的發展前景,總體仍然向好。股市與經濟有聯繫,但也要分開談。言股市而悲觀的人不妨想一想,近30年來,中國的經濟,從未像股市表現得那麼糟糕。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