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機並沒有結束

時間:2012-07-12 13:22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給我們帶來的危害不僅僅是造成全球金融體系的不穩定,更應引起我們對上個世紀國際金融秩序的思考,深刻認識全球金融危機對經濟學理論、對金融自由化與全球化、對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對新型市場經濟轉軌的經濟政策選擇帶來的挑戰,有利於我國未雨綢繆,制定長期的、積極穩妥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對策。

  我們不要低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嚴重性。這次全球金融危機問題出在虛擬經濟上,而不是出在實體經濟上。全球金融危機之所以沒有結束,關鍵在於危機遠並沒有解決,美歐金融機構持有的大量“有毒金融資産”仍然威脅著美歐的金融機構安全運作。

  那麼這種“有毒金融資産”是什麼?就是上個世紀80年代期間氾濫發展的場外債券衍生品市場。其中,一類是有資産擔保型的債券,或者叫做資産證券化産品,通常被簡稱為A B S,房地産按揭貸款債券、商業地産按揭債券、汽車貸款抵押債券、信用卡貸款債券和美國的“兩房”債券都屬於此類;另一類是基於信貸違約發展起來的衍生品債券,歐美國家在金融創新的年代把各種信貸違約的可能性形成一種合約,然後通過櫃檯市場出售給金融機構自營,或者是發售給中小投資者,以達到轉移信貸風險的目的。信貸違約掉期(C D S)和信貸違約權利互換(C D O )屬於此類債券衍生品的主要形式,當然還有外匯和利率風險為標的的其他債券衍生品。這兩類債券衍生品為什麼能夠成為導致全球金融危機的元兇呢?原因在於它們在場外市場過度衍生和過度發行,成為歐美金融機構普遍自營持有的金融資産,一旦泡沫破滅,則變成歐美金融機構的賬面投資巨虧。

  據統計,在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前的高峰時期,場外信貸衍生品債券的總市值大約為605萬億美元,進入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候,它的市值下跌到只有25萬億美元,如果605萬億美元減掉25萬億美元,賬面虧損就是5 8 0萬 億 美 元 。2 0 0 9年 美 國 的G D P14 .8萬億美元,歐盟的G D P總值15萬億美元左右,這意味著美歐要想解決金融體系內的各種信貸衍生品債券虧損問題,需要20年的G D P總值來彌補這個金融資産“黑洞”。目前這580多萬億美元的場外衍生品債券大量分佈在美國和歐洲的銀行手裏。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為了保證美國的經濟體系不垮臺,美國採取的救市政策就是通過財政部持股的方式把大型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的股權國有化,把銀行都辦成國有的。另一條措施是通過聯邦儲備銀行去收購面臨倒閉危險的大型美國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手頭持有的上述有毒資産。大家知道,美聯儲過去是不持有金融資産的,美聯儲外匯儲備除了約8000噸黃金和1000億美元外,幾乎沒有其他儲備資産。現在美聯儲可以管理的其他金融資産將近3萬億美元,這都是些什麼資産呢?就是收購大型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的有毒資産。

編輯:許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