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北青報:財政保民生 發展為人民

2020年01月13日 13:20:00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財政保民生 發展為人民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過程就是抓投資、促消費的過程,就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給的過程,也是紮實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過程。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就必須辦好群眾身邊的事,繼續狠抓接訴即辦,通過辦好一件件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促進政府治理效能提升,促進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加速建成。

  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12日上午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開幕,市長陳吉寧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報告從八個方面系統回顧2019年工作,明確了2020年需要重點做好的八方面任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劃出方向明確、路徑清晰的施工圖。(相關報道A3-A9版)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北京市圓滿完成新中國成立70週年慶祝活動等重大活動服務保障任務,深入實施新版城市總體規劃,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重大標誌性進展,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全面加速,經濟高品質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城市精細化管理水準不斷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持續加大,政府自身建設全面加強。去年各級聚焦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的問題,狠抓接訴即辦,群眾滿意率大幅提升。去年北京營商環境再迎飛躍,改革對標國際前沿和國內最好水準,在多個方面取得突破,讓企業和市民在辦事過程中體會到少跑腿、提效率、降成本的滿滿獲得感。

  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北京實現城市更新和高品質發展也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初步統計,2019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比上年增長6.2%左右。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今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增長預期目標是6%左右,同時,今年財政收入預期規模將與2019年持平。在此情況下,今年的民生支出不僅不會減少,且規模將比去年有所增加。

  財政保民生,發展為人民。2020年,本市財政支出結構將“有保有壓”,一般性支出將繼續大力壓減,將嚴格控制行政成本,今年市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三公”經費也將進一步下降。保重點、保民生是財政“花錢”的優先方向,今年民生支出將繼續加大投入。在市級支出總體下降的情況下,民生投入佔比仍將超過八成,佔比和規模均比2019年有所增加。“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加大資金投入,切實抓好各方面民生工作,將讓市民在共建共用中有更多獲得感。

  保民生也是抓發展。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過程就是抓投資、促消費的過程,就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給的過程,也是紮實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過程。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就必須辦好群眾身邊的事,繼續狠抓接訴即辦,通過辦好一件件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促進政府治理效能提升,促進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加速建成。

  保民生也是對首都新發展最有力的推動。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社會治理共同體的理念,從制度上規範了街道辦事處作為城市基層治理主體的職責、角色、許可權及其運作機制。新近出臺的《北京市街道辦事處條例》,踐行社會治理共同體理念,整合轄區資源、聚合多元力量,努力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實施街道辦事處條例,鼓勵更多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眼睛向下看”,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提高解決老百姓“最後一公里”難題的執行能力,是對民生的“貼心”保障,是“以人民為中心”治理價值觀的全面體現,也是對首都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紮實推進。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紮實推動高品質發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將為首都新發展提供充沛動力,也將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得起人民群眾和歷史的檢驗。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