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年花 方便多了年味少了

時間:2015-02-10 13:49   來源:廣州日報

  年宵鮮花、盆栽如今也可以網購了,且家家商戶都祭出打折噱頭。據了解,網購年花的大多數是中年和青年人,網上鮮花銷售的價格比實體店還是有優惠的,網上買花瀏覽的圖片讓人更加一目了然,送貨到府方便快捷等是網購鮮花的一些原因。

  電子商務已深度介入社會生活,網上買年花只是遲早的事。2010年以前,還沒聽説這回事,如今已漸行漸近,未來會不會成為主流渠道呢?花卉行業觸網,搭上電商快車,或許是微利時代的一種“求生術”。花農一年到頭培植的花卉,“守株待兔”只為到年關能賣個好價錢,但是靠天吃飯,且市場風雲變幻,不確定因素太多,花農壓力山大。另外,從2010年以來,全球經濟疲軟,國內經濟增長放緩,花卉業也感受到了“秋意”。利潤下滑,直接將這個行業拉進微利時代。年花放到網上賣,微觀改善行業生態,對廣大花農來説,多了一個渠道就多了一些機會。

  于買花者,尤其是慣於“網購生存”的新生代,去花卉市場買年花,兜兜轉轉,看了一家又一家,看得眼花繚亂,雙腳受累不説,看中了,掏錢買了,還要想辦法運回家、抬上樓。有車一族還好些,沒車的、又沒有送貨到府服務的,只能當一回搬運工,吭哧吭哧扛上樓。過完年又重演一回,抬下樓扔掉。網上買年花,未必需要多掏錢(甚至更便宜),還能送到府,多方便,想多買幾盆擺擺也沒那麼糾結了。

  硬幣的另一面,網上買年花,也未必全是利。近的,有錢要買心頭好,不是每一株年花、年桔都合你心水,哪怕網上照片看得滿心歡喜,實物也有可能差天離地。要是送到府的,不是自己喜歡的,或送貨途中受損,不退心塞,退又麻煩,也是為難。遠的,當網購年花日興,誰還去逛花市、行花街?“年廿九行花街,行過花街才過年”,意謂沒有去過除夕花市,這節就過得不完整,廣州街坊就講這個彩頭。迎春花市被當作城市文化名片來打造,還向國內遊客推介,要是有一天都跑到網上逛花市,這張名片難免就像現在的名片一樣不受待見。

  今年天河區迎春花市檔位招標,一位公司代表花38800元投得年貨“標王”之後表示,要在檔位賣牛肉丸。花市“標王”賣牛肉丸,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怪?

  被網際網路衝擊的,不僅是生活習慣、行為方式,還有文化傳統,這也是歷史必然,不由你喜歡不喜歡。哪怕網購年花越來越興,對於實體花市,我還是以為想辦法辦好,畢竟它是一種廣府年文化,有著數百年曆史傳承,好傳統不能爛在我們手上。同時,哪怕網路社交再發達,也不能代替人與人的面對面交流,迎春花市就是廣州人的嘉年華。(連海平)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