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亟需“防火牆”

時間:2011-09-14 13:30   來源:羊城晚報

  中秋節本是一個以“圓滿”吸引人的節日,可是對那些在網上購買月餅被騙的人來説,這個中秋節一定過得有些“殘缺”。

  據羊城晚報報道,數百網民中秋節前在拉拉網上團購數十萬元月餅,直到中秋節來臨時,月餅似乎還在月亮之上,遲遲不見到來。他們打網站電話,打不通;他們找公司地址,找不到;他們在“12315”網上投訴,一直沒回應;他們向警方報警,警方説數額不足4000元,暫時只能備案不能立案;他們向中國商務信用平臺(BCP)投訴,“呼叫”被轉移給法律……

  過去一直被稱為“虛擬現實”的網路,現在越來越變成“實際現實”了,網上購物就是一個例證。網購可以足不出戶,方便了搜尋,避免了擁擠,節約了時間。由於網購減少了人流物流,節省了商店租費和人力成本,因而大都價格便宜。如果網購發育正常,它對商店的生存將形成巨大的威脅。

  但在網路商場裏,買賣雙方都是隱身者或半隱身者,網購者在網上見到的商品,基本上都是文字描述和圖片展示,無法像在商店那樣可以觸及商品實物,因而對商品的特性和適用性無從真實把握。網上交易的特徵是“幕後交易”,這就對網上商家的誠信有更高的要求:你所描述和展示的商品必須真實可靠,你所賣出的商品一定要有適用保障———如果購買者發現真實商品不適用,要允許退換。

  然而誠信恰恰是我們社會的稀缺品質。面對面尚且難以辨識真假,隔著一張寬無邊際的大網,就更加無法把握人品和物品了。現在的狀況是,不是騙子太多,好人不夠用,就是傻瓜太多,騙子不夠用。我們對當今人性與道德水準的假定不能太過一廂情願,這就要求監管部門有所擔當,不能一邊享用納稅人提供的薪酬,一邊對納稅人受騙上當不管不問。對警方來説,單個人被騙不足4000元也許夠不上立案條例,但千百人受騙的數目加在一起,應該能納入大案要案了。對工商部門來説,網上弄虛作假都留有真憑實據,提前查處的難度並不大,不能等到一大批人受騙才開始介入。所有的社會管理者都應意識到,在網上明目張膽地“團騙”,將嚴重毒化社會的誠信與良知。管理部門如不儘早建立“網購防火牆”,欺騙行為如沒受到及時嚴厲的打擊,它將像病毒一樣擴散開來,直至侵害整個“社會硬碟”而無法修復。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