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公車腐敗要把好“年節關”

時間:2014-01-21 13:19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年關在即,如何遏制公車腐敗、減少公車私用,為新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成為群眾關注的一個熱點。而如何把遏制年關和重要節假日的公車腐敗放在更大的視野中,形成長期效應,切實維護黨和政府的良好形象,無疑更值得重視。

  在很多人看來,公車腐敗已經成為普遍性腐敗,普及程度絕不亞於“八項規定”以前的公款消費。它不僅是群眾身邊的腐敗,也是群眾看得見的腐敗;它不僅讓群眾反映強烈,更易激起強烈的民憤。為此,要整頓黨風,提高黨員隊伍尤其是領導幹部隊伍的純潔性,必須把遏制公車腐敗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抓緊抓好。

  遏制公車腐敗,知易行難。對於吃喝問題,不少幹部的確感到是負擔,不想再吃喝;一些“愛吃”的幹部,感覺不吃喝也無大礙。但是在公車問題上,在很多人的心目當中,使用公車不僅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更是實實在在的利益,因而對公車改革持消極態度甚至抵觸情緒的領導幹部大有人在。從這個角度來看,公車問題比“吃喝風”更加頑固,遏制公車腐敗也遠比剎吃喝風難度更大。

  近些年來,杭州、溫州、廣州、昆明、上海等不少地方進行了公車改革試點,取得了一定成效,積累了寶貴經驗。不過,一些地方的公車改革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其中所體現出來的腐敗苗頭,值得警惕。

  一是拿了補貼、車子照用。一些地方名義上不再給領導配車,改為發放補貼,但一些領導幹部一邊領著補貼,一邊繼續使用公家的車子,車貼就變成了領導的變相福利。

  二是公家的牌子,自家的車子。一些執法部門和公共服務部門,挂著公家牌子的車子常年被當做私車使用。諸如開著“工程維修車”去辦私事,甚至“開著救護車去吃早點”,就是較為明顯的例子。

  三是公車私用仍然存在。一些仍在配車的領導幹部,儘管在公車私用上有所收斂,但到娛樂場所周邊下車,走時再開車來接,比以前停在娛樂場所前更加浪費,或是接送領導家人親戚,以及假期出現在旅遊景點,也並未完全斷絕。

  四是濫用職權,違規“借”用。一些地方部門借公車改革之名,向下級部門借車,甚至利用權力影響向下屬企業或私營企業“借”車,滋生新的腐敗。媒體曝光的陜西省延安市城管局長張建朝向下屬企業借用豪華越野車,國家級貧困縣陜西省白河縣縣委書記郭德林向當地企業“借”用價值百萬元的豪車等等案例,正揭示出公車腐敗中權力的濫用。

  遏制腐敗順應黨心民心,自能得到群眾的真心擁護。2013年,中央狠剎吃喝風,把它作為遏制腐敗、轉變黨風的一個抓手,取得明顯成效,贏得群眾極大肯定,也體現出黨順應人民期待,堅決遏制群眾身邊腐敗的堅定決心。公車腐敗與吃喝風一樣,同樣令人民群眾深惡痛絕,只要順應民意加強懲治,必能得到群眾的回應和支援。

  遏制公車腐敗,更多還得領先制度的保障。去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佈了《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對公務用車在內的多種公務活動作出全面規範。只有不折不扣地去貫徹執行條例要求,一級一級抓到底、管得住,不走過場、不變樣,才能發揮出制度管人、管事的剛性作用。

  遏制公車腐敗,還需要發揮人民群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重視群眾舉報,對膽敢頂風作案者予以堅決查處,並通過媒體曝光,讓每一起被查處的案例得到廣泛傳播,形成作風警示。長此下去,“車輪上的腐敗”必能像吃喝風一樣,逐步減弱,還社會更多的清新空氣。(俞夫)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