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費用為零”,不妨解釋一下

時間:2013-12-24 12:28   來源:新京報

  東莞市財政局日前公佈,東莞市市本級2013年“三公”經費預算總數為2.1482億元,其中共有市旅遊局等11個部門的公務用車費為零。對此,不少市民發出疑問,“這是怎麼做到的?這些單位難道一輛公務車也沒有?”

  在公車浪費見怪不怪的當下,東莞11個部門“公務用車費為零”確實撩人眼球。可也正因其異乎尋常,招來不少質疑。雖説作為廣東公車改革第一個“吃螃蟹”者,東莞2004年底就完成市直黨政機關車改,但其車改是否“徹底”到一個部門連一分錢公務用車費都沒,在公眾看來,還需打個問號。

  眾所週知,公務用車費,並非僅指公車支出,而是指公務用車(包括公費乘計程車)的費用。仔細端詳這11個公務用車費預算為零的部門,其中包括像城鄉規劃局、教育局等要勤跑基層的部門,如果其公務用車費真為零,那意味著,他們或是“足不出戶”,或是乘車費用係自掏腰包。若是前者,公眾難免質疑:難道東莞城鄉規劃都是在辦公室裏“拍腦瓜”想出來的?當地每年的教育檢查、評審又都是怎麼搞的?

  要打消公眾對此的疑慮,有關部門須給出權威解釋與翔實數據。“醜媳婦總得見公婆”,何況“公務用車費為零”看上去是個“靚媳婦”,更該見見公婆。否則,公眾不免浮想聯翩:“公務用車費為零”莫非是“賬本成績”,而實際費用已通過“其他支出”暗渡陳倉?

  毫無疑問,壓縮公車支出,是好事,上個月出臺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中,明確提出取消一般公務用車,適度發放公務交通補貼,正是著眼於此。而東莞市多個部門“公務用車費為零”,是怎麼做到的,也應有個説法——是公車支出體現在了交通補貼,而未列入公務用車費核算中,還是公務人員自掏腰包出行,當地政府應出來釋疑。

  公眾不排斥削減公務用車費,就怕“零支出”只是表像。鋻於此,東莞涉事部門不妨解釋下:公務用車費為零是如何實現的?若真的是公車改革之果,倒也不失為良性標本,值得各地一學。(王垚烽)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