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減了多少,像中紀委一樣“曬單”

時間:2013-11-06 13:43   來源:新京報

  機關會議費下降84.06%,招待費下降52.07%,因公出國人次數減少16.8%……昨天,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曬出中央紀委監察部機關落實八項規定精神、改進工作作風的“成績單”。

  八項規定出臺近一年來,各地可謂“捷報頻傳”,規定得到落實貫徹的消息常常見諸媒體。不過縱覽這些資訊可發現,這些落實的情況要麼資訊模糊,比如許多部門表示,現在現場會議少了,多用QQ群、手機交流工作,但會議具體壓縮了多少,民眾不得而知;要麼資訊零碎,比如有個部門只説會議費砍了多少,有的部門説公款吃喝減了多少,但整體的政府開支,到底節約情況如何,缺少一份明細。

  而中紀委監察部此次曬出的八項規定落實“成績單”,無疑是迄今為止,公眾可見的最清晰也最全面的落實清單。這份“成績單”傳遞出對公眾知情權的尊重,八項規定有無落實,就應當像這樣用數字説話。

  這份“成績單”的另一意義在於,紀委監察部門,是監督貫徹八項規定的主要部門,作為監督者,不僅有監督他人的權力,也有接受監督的義務。要想受監督的部門認真貫徹八項規定,紀委監察部門本身就要率先垂范,拿出讓別人心服口服的成績。

  中紀委監察部已通過“曬單”向公眾交底,接下來,各地方、部門是不是也應跟上呢?“曬單”是最好的檢測試劑,這樣公眾的監督就能有的放矢,通過對照預算公開等其他資訊,就會很容易判斷出,對於八項規定的貫徹,哪些地方和部門在玩虛招,矇騙社會大眾,哪些部門確實動真格,為納稅人省下了真金白銀。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作風是否確實好轉,要以人民滿意為標準。人民滿不滿意,不應各個地方部門自己説了算,而應數字説了算。要保證八項規定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不妨加強定期“曬單”這樣的制度建設,如此,才能喚醒公眾監督的熱情,讓一些官員“上緊發條”,不敢有所懈怠。(韓涵)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