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逆漲”,定價機制坑爹

時間:2013-02-27 15:42   來源:羊城晚報

  元宵節還沒過完,國家發改委就連夜發佈了油價上調通知。25日淩晨起,汽油、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300元和290元。巧的是,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同日也對油價進行了調整,只不過不是漲價而是降價:因為國際油價近日下跌,汽、柴油因此每公升各調降0.4元新台幣、0.3元新台幣。(2月25日新華網)

  既是元宵節,又是週末,發改委如此著急宣佈上調油價,用意本來就已經很明顯的了;偏偏海峽對岸兄弟恰于同日宣佈油價下跌——同樣對比國際油價確定本地成品油價格,一升一降的鮮明對比,無疑再度點燃公眾對於大陸油價高企的怒火。

  發改委對此次調整的解釋是,雖然近日價格有所回落,但國內油價掛鉤的國際市場三種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上漲幅度已超過4%,達到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的邊界條件。

  這番解釋看似照章辦事,但在國際油價連日下跌的背景下,搶在元宵節和週末這一時間點漲價的舉動,很難不讓公眾不産生“給石油巨頭一個交代”的聯想。因為考慮春節因素,發改委本次調價時間點適度延後了幾日,而鋻於目前國際原油的下行走勢,如果繼續延遲到下周(哪怕只等一天)上調油價,本輪油價調整或有擱淺可能。

  換言之,近期國際油價的大幅下跌,反而“促成”了發改委在元宵節當天宣佈調價消息——國際油價的大跌卻促成了國內油價踩著節日迅速上漲,這聽上去十分不合邏輯,卻是客觀事實:因為再不漲就漲不了了,哪怕元宵節這一天也不能等,趕著週末就得立即宣佈。

  事實上,因為莫名其妙的“緩衝期”等待國際油價反彈,而導致國內油價減少下降幅度甚至失去下降機會,此前已經有過多次了,此即所謂“降價緩衝3月漲價緩衝3天”。為什麼輪到可能失去漲價機會的時候,發改委調油價一天都不等,無視國際油價下行趨勢想盡辦法立即漲價?

  國際油價坐著過山車從每桶140美元到40美元漲漲跌跌已經很多輪,國內成品油價格卻似乎始終漲多跌少,以至於國際油價距離歷史高位尚有很大一截,國內油價卻再度重返8元巔峰並隨時可能再創新高——如果説我們真的是跟隨國際油價,讓人鬧不明白的是,這究竟是怎麼跟的?是無條件地跟,還是選擇性地跟?因為害怕錯失漲價機會,不惜元宵節宣佈漲價,這種半接軌半人為的定價機制,焉能不坑爹?(舒聖祥)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