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定價機制該大修了

時間:2013-02-26 14:25   來源:新京報

  油價上連三大石油巨頭的利潤,下接民眾生活成本、通脹走勢,深刻左右著中國宏觀經濟的走勢。現有的定價機制,顯然起不到穩定市場預期、發現真實油價的功能。

  中國成品油價格25日再度上調,多地油價亦重回“8元時代”。此次油價上調,與之伴隨的是國際油價近期出現大幅下跌,於是民眾對此頗有微詞。較之以往的歷次油價上調,民眾的疑問更多。尤其是,坊間期待良久的新定價機制也依然懸空。

  不能嚴格執行、缺乏透明度一直以來是現有定價機制的重大缺陷,此次油價上調將這一弊端呈現得尤為明顯。

  現有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問題重重,實施四年來,漲價次數要遠遠超過降價次數,總體漲幅也超過了跌幅。而且,目前的調價週期過長,給了投機者囤積居奇的操作空間,也不利於精準反映真實的成品油價格水準。在國際原油市場瞬息萬變的情況下,縮短調價週期,才能減少人為油荒,畢竟投機者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囤貨”,他們也難以踩準漲跌節奏,降低市場炒作。

  這儘管會帶來油價波動的頻率,但是卻能夠更全面地反映真實的價格水準。該漲時就漲,該跌時也必須跌。現在的這種機制執行情況,基本是消費者抱怨油價只漲不跌,石油央企則還覺得漲價幅度不夠。與其處於兩頭不討好的境地,還不如把原油進口放開,引進民間資本,再組建幾家大企業,由發改委維持市場秩序,打破既有的石油市場壟斷格局。這樣一來,油價市場化機制或許才可能真正得以建立。

  油價上連三大石油巨頭的利潤,下接民眾生活成本、通脹走勢,在能源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深刻左右著中國宏觀經濟的走勢。現有的如此粗糙的定價機制,顯然起不到穩定市場預期、發現真實油價的功能,確實到了必須大修的時候。

  嚴格執行,增強透明度,縮短調整週期是當前必須要深入貫徹的改革方向。被各方期待良久的新定價機制,切不可只是小修小補,而視既有的弊端于不顧。(倪金節 財經作家)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