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票價低於機票才有競爭力

時間:2012-12-21 13:48   來源:東方網

  廣州至北京的高鐵票價是二等座865元,一等座1383元左右。京廣間機票全價1700元,淡季打折加上燃油附加費機場建設費1300-1400元。廣州至北京的普速列車T16次的硬座票價是253元、硬臥中鋪票價443元、軟臥下鋪786元。從票價對比上看,耗時8-9個小時的高鐵仍有競爭性。(12月20日金羊網)

  以往高鐵高於或相等於飛機票的例子不少,其他不説,就説同路段的:鄭州至武漢高鐵,一等票接近飛機經濟艙價格,在淡季甚至比機票還貴;武漢到廣州的高鐵車票,一等車票價為780元,二等車票價為490元;乘飛機,武漢至廣州最低機票價260元,平時打折後也在400元左右,火車票價比飛機票還高。此次京廣高鐵票價比飛機票低,與前有所不同,可以説具有一定的競爭力。

  鐵路是人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一直以來供需矛盾比較突出。最近這些年,鐵軌鋪設里程和火車車次數量也增加不少,而且多次進行過提速,尤其是大量高鐵投入運營,可是供需矛盾並未得到有效的緩解。誠然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列車之間的價位也是原因之一,票價低的列車倍受歡迎,乘座的人擠了又擠,而票價高的列車卻出現不少空坐。如:滬寧高鐵開通售票當日,銷售狀況並不樂觀,最“火爆”的G7001次每天也只賣了100多張票,也就是説,平均每天每趟車只賣出了不到100張車票。上座率不足一成。甚至還出現:“京滬高鐵宣佈停運4趟列車,因上座率低所致。”

  誠然,高鐵與普通列車相比,建設投資及車輛造價都要高得多,按照成本核算價格高一些可以理解,但是定價太高反而適得其反。高鐵標價如果以機票為基準,人們不如選擇坐飛機,乘坐飛機不僅時間快,而且還有提供餐點和飲料的服務。如此高鐵的優勢就要減弱,想賺錢或者説想早點收回成本,反而不能賺錢或者虧損,“已運營的京津、武廣、鄭西、滬寧、滬杭5條高鐵線看,高鐵上座率低、虧損嚴重已不是什麼秘密。”就可以證明。

  高鐵要突出其的優勢,不僅體現在速度上,服務上,更主要的是要體現在價格上,此種價格應該是以上座率取勝,多座一個人就多一份效益,薄利多銷才是根本,如果價格定的高,而上座率不高,此種高價格並非是高效益,甚至成低效益或者虧損的代名詞,因而,價格應該定得準,以數量取勝。

  京廣高鐵低於飛機票是明智的舉措,競爭力將提升,但是還應再靈活些,淡季價低,旺季上浮,靈活多樣的提高上座率,多裝快跑,充分的利用好高鐵這一資源,以此獲得更多的效益。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