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已成網路,票價也該聽證了

時間:2012-09-25 14:19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9月22日,鐵道部表示,新開通的鄭武高鐵與已經運營的鄭州至西安、武漢經廣州到深圳、武漢至合肥、合肥至南京等高鐵連為一體,實現了中原、長三角、珠三角高鐵網與西安等西部地區高鐵的聯通成網。併為年底前京廣高鐵的全線貫通奠定了基礎。鐵道部同時公佈了高鐵跨線列車的票價。西安北到深圳北的票價最低為891元,西安北到廣州南全程票價最低816元。(9月23日《新京報》)

  隨著鄭武高鐵的開通,中國高鐵已形成網路,大大提高了鐵路運作效率,拉近了不同城市的距離。無疑是好事。但是,高鐵票價如何確定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筆者注意到,與鐵道部此前對高鐵自主定價一樣,鐵道部此次只是公佈了鄭武高鐵與高鐵跨線列車的票價,並沒有提及高鐵票價聽證的問題,讓人感到遺憾。

  去年京滬高鐵開通時,針對京滬高鐵票價未經過聽證等程式的質疑,鐵道部曾回應稱,根據《價格法》的規定,經營者可以制定屬於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範圍內的新産品的試銷價;此外,《政府價格決策聽證暫行辦法》和《價格聽證目錄》規定了鐵路票價聽證的類別,是旅客運輸的基本票價。(2011年6月28日《京華時報》)按照這種説法,京滬高鐵票價屬於新産品的試銷價,沒有涉及鐵路旅客基本票價率的調整,運營初期可不聽證。試運營一個時期以後,可由有關部門決定是否聽證。但是京滬高鐵早已是成熟線路,也沒有聽到任何有關京滬高鐵票價聽證的消息,還有更早開通的武廣高鐵、鄭西高鐵、京津高鐵,也沒有舉行價格聽證。高鐵已經形成網路,有關部門莫非讓所有高鐵都一直試運營下去?

  針對律師董正偉、柏平亮等人對高鐵票價的質疑,國家發改委曾回復稱,由於京津高鐵客流正處於快速增長階段,客流量不穩定,暫時無法正確核算其折舊、運營等成本。如果現在急於測算成本、核定運價,反而可能會增加每位旅客的分攤成本,難以科學反映京津高鐵的真實情況。而武廣、鄭西等高鐵剛剛試運作,成本也無法準確測算,因而聽證會暫時無法進行。待條件成熟時,將按照各項法定程式,核定正式運價。如今,高鐵已成網路,許多高鐵線路由試運營變成了正式運營,票價聽證就不該回避了。  

  《政府制定價格聽證辦法》第三條規定:制定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公用事業價格、公益性服務價格和自然壟斷經營的商品價格等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應當實行定價聽證。而且,鐵路網路由納稅人資金建設投資,是與人民群眾生産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基礎設施,並非誰的私有財産。鐵路行業具有自然壟斷屬性,有關部門不能把自己簡單界定為經營性企業,用純市場眼光衡量高鐵服務,而忽視其公共性。原國家計委確定政府定價聽證目錄時,高鐵尚未問世。現在,作為鐵路資源重要組成部分的高鐵正在走進尋常百姓生活,高鐵票價至今不聽證顯得不合時宜。

  《政府制定價格聽證辦法》還規定:制定定價聽證目錄以外的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定價機關認為有必要的,也可以實行定價聽證。既然納稅人對高鐵定價有聽證訴求,高鐵正在走進尋常百姓生活,不僅經營單位不能回避高鐵價格聽證,有關部門也應做好高鐵票價聽證、監管工作,讓高鐵真正成為百姓坐得起的交通工具。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