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富豪榜“:切莫褻瀆作家之名

時間:2012-12-03 10:09   來源:工人日報

  莫言獲諾獎之後,好事者就開始計算莫言能否登頂今年的作家富豪榜了。11月29日發佈的2012年第七屆中國作家富豪榜主榜單顯示,莫言以2150萬元的版稅收入名列榜眼,榜單狀元是童話大王鄭淵潔,2600萬元的版稅收入讓他笑傲江湖。

  一年一度的作家排行榜總會引起熱議。當莫言説750萬元的諾獎獎金不夠他在北京買房的時候,作家的地位在許多人心中又低了一層。在這個以金錢衡量價值的社會裏,很多時候,肥頭大腦,穿金戴銀的暴發戶,會比作家們贏得更多的尊重和羨慕,商業巨賈們的一顰一蹙也總會引領一代青年奮發不息。

  作家富豪榜以另外一種形式給“作家”這個稍顯落寞的群體吸引到了一點關注,在一定程度上,還給他們贏得了“尊敬”。説不定,這個榜單還會引領一批青年走上寫作之路,但對更多的人來説,關注這個榜單跟關注商業富豪排行榜、娛樂明星糗事排行榜沒太大的區別,主要功能是博閒人茶余飯後一笑。

  可製作這個榜單的人據説可是用了心的。製作方“歷時半年”調查了各位作家的版稅情況,據此給作家排名,還要請他們走紅地毯。

  光榮上榜的“作家”們作何感想?不知道彼時踏上紅地毯,聚焦于閃光燈下的他們會否有一種揚眉吐氣、揮斥方遒之感?

  我看了看排行榜的前30的作家,據我推測,其中有一部分“作家”,如果會踏上這個紅地毯的話,應該不會有上述感覺。比如排名第30位的陳坤,我以前只知道他是個明星,若不看這個榜單,還不知道他有“作家”這個身份。走紅地毯對他來説應該是家常便飯,不在乎多走或者少走這一次。孤陋寡聞的我對這份榜單上的大多數“作家”都沒久仰過。

  我還以為諸如王蒙、賈平凹、余華這些對我來説如雷貫耳的名字會上榜,但是榜單上的名字卻讓中文系畢業的我,感覺自己已經落在當代文學發展潮流之後了。

  現在的情況是,是不是在某本出版物上署個自己的名字就能晉陞為“作家”?

  我不知道製作方是如何調查到這些“作家”的版稅收入的,又是經過何種計算方法得出這個結果的。竊以為,如果僅以版稅收入為衡量標準,這個榜單可以名之為“出書人版稅收入排行榜”。不過細想之下,還是覺得不妥,因為我知道的作家,比如余華,比如莫言,他們的作品有多種文字行于國外,製作方歷時半年的調查中,是否也將國外發行版稅囊括其中?

  也許製作方有著嚴謹和求實的精神,已經考慮週全,但他們又是否跟這些“作家”們核實過,畢竟全國人民如此關注,容不得忽悠。

  製作方稱,中國作家富豪榜是持續追蹤記錄中國作家財富變化,反映中國全民閱讀潮流走向的著名文化品牌,態度不可謂不認真。

  市場經濟下,各行各業都需與市場掛鉤,無可厚非。榜單製作方為了文化市場的繁榮竭盡心力,高明地發明瞭以金錢來衡量一個作家價值這樣具體、量化、普通人能一看就懂的指標,將“作家”們從幕後推向前臺,為他們賺足眼球,贏得關注,既推廣了文化,又娛樂了大眾,可謂用心良苦。

  有了這麼嚴肅認真的態度,還需要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既然是“作家富豪排行榜”,首先應該厘清作家與“出書人”的區別,作家本已經是個可憐的群體了,別把這個群體更弄得魚龍混雜,那些光芒四射的人被歸入這個群體,不僅作家們怕是承受不起,那些人説不定也不樂意。再者,用一個什麼樣的標準,來衡量作家是貧是富,金錢是不是唯一,也得問問讀者同意不同意,作家認可不認可。畢竟我們的文明還有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區分。最後,標準有了,製作者需繼續用心良苦,認真負責,執行中別出漏洞才好。

  總之,精神領域的産品需小心為妙,切莫打著市場的旗號褻瀆作家的稱號。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