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富豪榜”可以休矣!

時間:2012-11-27 14:32   來源:台灣網

  “2012第七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又開始興風作浪妖言惑眾了,據説今年還搞出了一個什麼美其名曰的“文化頒獎盛典”,要邀請作家“集體走紅地毯”,一壓根就不靠譜不著調的小屁孩把式居然頗是給整出了一些“全國動靜”,這無法不讓我們對無序而脆弱的文壇深表憂慮。

  我原本無心去理會“作家富豪榜”之類弱智評選對作家群體的誤讀和危害,可它又總是要誤讀和危害著我們。幾個財大氣粗的煤老闆和地産商就曾五次三番語重心長勸勉我:“一一啊,我看你們那什麼作家富豪榜的首富也不過千八百萬的收入,沒啥出息,你還是‘棄文從商’跟著我幹吧!”

  在“作家富豪榜”多年來鋪天蓋地的引導下,“以收入論作家”的傻瓜邏輯近年儼然有星火燎原愈演愈烈之勢,直到最近莫言獲得“世界上沒有比這更大的獎”(莫言山東高密鄰居語)——諾貝爾文學獎,還有不少的暴發戶和官二代、富二代不無優越感地發表非獲獎感言:“什麼狗屁世界最高文學獎?不就750萬獎金嗎?在北京還買不起一個大房子!”

  以收入的多寡來給作家排座次,就如同以文章的好壞來給企業家評職稱一樣荒唐和愚蠢,這是最簡單不過的道理。可是很多不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國民,卻總是容易被“作家富豪榜”之類小孩兒玩意輕易左右,他們把作家的收入等同於作家的價值本身,這使得作家的職業形象嚴重被矮化、社會評價極大被降低,讓不少沒有充分認識到自身價值的作家們自慚形穢抬不起頭,從這個層面上來説,“作家富豪榜”對作家群體造成的傷害不説是罄竹難書也足以難辭其咎。

  張一一先生竊以為,作為為國家貢獻文化軟實力的作家這一特殊群體來説,其社會價值本質上應體現在精神而非物質層面,如對社會、對時代、對歷史的影響力、話語權和文化附加值等,所以屈原的“求索精神”和范仲淹的“憂樂情懷”能夠激勵一代又一代的後人,“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他們創造的無形價值實在難以估量,而那個一貧如洗、窮愁潦倒的一代詞宗柳永和“滿徑蓬蒿老不華,舉家食粥酒常賒”的曹雪芹們當時是無論如何也排不進“中國作家富豪榜”的,但他們卻是真正的“白衣卿相”,他們的名字光耀韆鞦,永垂史冊,10億也好,100億也罷,能買得回一個屈原和曹雪芹,換得到一本《離騷》和《紅樓夢》嗎?一些地産商和煤老闆在嘲弄莫言的諾貝爾文學獎只有區區750萬獎金,但以他們的智商如何能夠讀得懂這750萬背後的內容?他們即使一輩子能賺到750億甚至更多的人民幣,在莫言這一個獎面前,他們永遠都是卑微和渺小的。

  歷史上的富豪,我們已記不得幾個了,但太多太多作家的名字,一個個熠熠生輝,代代相傳,這是作家真正的文化意義和獨特魅力所在,而“作家富豪榜”過分炒作、渲染作為作家短板的收入部分,膚淺、狹隘地“以財富論英雄”無疑是混淆視聽、極不可取的,嘩眾取寵的“作家富豪榜”在很大程度上誤導了社會各界對作家這一職業的正確評價和客觀認識,導致“低收入”的作家們被太多人嘲弄和歧視,被社會各界“瞧不起,看笑話”。一言以蔽之,“作家富豪榜”之類惡俗評選對作家群體而言無疑是一種“自殺式”的毀滅性打擊,此風絕不可長,有關部門理應當機立斷,儘快叫停這類荒謬無厘頭的評選,積極倡導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以真正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

  毀人不倦的“作家富豪榜”,從今可以休矣! (台灣網網友 張一一)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