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獲獎苦了蘿蔔

時間:2012-10-31 13:40   來源:新京報

  事情開始從對莫言作品的解讀,一路下滑到對莫言家花花草草的熱心描寫,越來越形而下的路線圖。

  在莫言小説裏反覆出現過的蘿蔔、紅高粱、樹苗,甚至是葉子,現在也終於沾上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光,至少,“它們”是這一個月以來的熱門新聞頭條植物。

  在山東高密實地探訪莫言故居的熱心記者注意到,“與記者第一次所見到的莫言舊居院中青青樹苗、成片蘿蔔,鬱鬱蔥蔥的情景相比,如今已模樣大變。院中小樹苗被扒光了,莫言父親種的蘿蔔被扒光了”(華西都市報10月29日報道)。據記者説,之所以對莫言家種植的作物感興趣,是因為摘了(或者吃了)這些的東西,能沾上“文曲星”的光,有利於高考或者他日也拿個諾貝爾什麼獎。

  當然,不堪其累的還有莫言家人。他們要悉心接待一撥撥來自世界、全國、山東的遊客與記者朋友們,承擔義務導遊的角色,耐心介紹每一個與莫言有關的事物的來龍去脈。並且,要不厭其煩地重復介紹數百遍。不妨先把莫言故居圈起,就做了故居吧。當然,事情有個緩急輕重,第一步不妨慢慢來,先圈了,謝絕參觀就可以。莫言得獎後續到現在這個地步,並不算是什麼意外。從新聞報道的角度來説,我們能觀測到一個傾向,事情開始從對莫言作品的解讀,一路下滑到對莫言家花花草草的熱心描寫,越來越形而下的路線圖。這足以説明,莫言得獎,對多數人來説,重要的並不是莫言的小説,而是莫言所得的這個獎。

  在另外一個莫言的新聞事件中,莫言被告知,他的諾貝爾文學獎的獎金,根本別想在北京的四環以內買個大房子。諾貝爾文學獎、北京的房地産、山東高密紅高粱文化、莫言家的花花草草,這些本來各不相干的事物,因為一個諾獎,走到了一起,一邊是單純估算“文學價值”的諾獎,另一邊是旅遊開發與地産項目,就這麼“魔幻現實主義”。

  現實總是比小説更精彩。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