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哥的故事我們也可複製

時間:2012-11-14 15:41   來源:京華時報

  在南京有一家營業了11年的小小理髮店,這幾日,在幾乎搬空的小店玻璃門外,店主貼出了退卡通知。店主馬玉劍最近被查出了肺癌晚期,治療一週後,堅持回到店裏,為客人們辦理退卡。

  網路上,馬玉劍被譽為“誠信理髮哥”,他的故事感動了千萬網友。在老馬身上,與其説誠信是一種品格,倒不如説這是根植於心的一種信念。

  對於很多人來説,“誠信缺失”已經成了抱怨的習慣性用語:某某不講誠信、商家不講誠信,以至於如果個人過於誠信的話很可能會吃虧受損,太多人都把誠信缺失歸咎於他人。但是誠信建設恐怕最根本的還在於自我啟蒙和道德自律。

  之前媒體盛讚的“油條哥”“還債局長”等等,這些“誠信”的標桿都和“誠信理髮哥”馬玉劍一樣,絲毫沒有借助任何外力的約束,他們並沒有因為社會上存在著某些“誠信缺失”的負能量而隨波逐流。在這些誠信標桿者的心中,“做怎樣的人,行怎樣的事”,並不是外在環境所能決定的。做了在他人看來是典範的事情後,外界的反響怎樣,有沒有褒揚讚許,對他們來説也是不重要的,因為他們所做的選擇都是遵從了內心的呼喚,而不是外力的召喚。

  無論是“油條哥”還是“理髮哥”,他們都是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他們的故事其實每個人都可以“複製”。而且,我們更應當看到,有時候小人物釋放出的正能量,對社會的滲透力更強更厚。“油條哥”的故事被媒體傳播後,很多城市都出現了“油條哥聯盟”,老百姓吃到了更多的“放心油條”;“誠信理髮哥”退卡的真相被居民們知曉後,很多熟客都堅決不退卡,還表示要捐款幫助。從這些小人物的誠信故事中不難看出,“誠信”拯救的不僅僅是簡單的個人信譽問題,他們所釋放出來的感染力,更有利於彌合社會人與人之間曾經斷裂的信任之殤。

  如果説信念是個大而化之的概念,那麼,“誠信理髮哥”貢獻的這個故事,完全具象了這個概念。如果説當下社會,他人的“奇跡”難以複製,但我相信,以誠信標準處事能為最多人所複製,成為創造更多“奇跡”的“秘訣”。(陳方)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