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作為向國民提供的基本公共産品,更大責任應落在公共財政身上。
記者從貴州省教育廳屬下的教育發展基金會了解到,自2011年6月30日成立以來,該基金遭遇“零捐助”尷尬,發出千余封邀請函無一回應。基金會秘書長表示,希望社會公眾不要對公益慈善機構“一棒子打死”,多伸出援助之手。
該教育發展基金會可謂“生不逢時”,去年6月20日,正是“郭美美”把慈善“拉下水”的日子。在官辦慈善機構被公眾罵得灰頭土臉之際,這個教育基金會10天之後逆勢而生。
這邊廂,官辦慈善機構遭遇“零信任”,千余封邀請函無一回應,一分錢也沒人捐款;那邊廂,由媒體人發起的民間慈善“免費午餐”,卻在湖南、廣西、貴州等地如火如荼進行,獲得公眾支援,惠及萬千學子。這説明,社會從不缺愛心,也不缺錢,缺的只是信任,對官辦慈善機構最低限度的信任。
除了對官辦慈善信任不足,對於教育發展而言,公眾的不滿還在於:一方面財政性教育投入不足,1993年承諾到上世紀末教育投入佔GDP的比例4%,而到了2011年也只有3.83%左右;另一方面,據權威調查顯示,在義務教育階段,我國城市家庭教育支出平均佔家庭經濟總收入的30.1%。換言之,還在義務教育階段,孩子的教育支出就要花掉一個普通城市家庭收入的三成。公眾已經為孩子的教育投入大量資金,教育還要通過官辦慈善的形式向社會伸手,公眾難免反感。
一組數字,很能説明慈善在教育發展中的邊際效應正在下降。國人耳熟能詳、為教育發展做過一定貢獻的“希望工程”成立於23年前,當時全國GDP不到1.7萬億元,到2011年,總量超過47萬億元,足足當年27.7倍。教育經費佔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準為4.9%,發達國家為5.1%,欠發達國家為4.1%。我國2011年為3.83%,若達到承諾的4%,教育經費就可以增加800億元;如能達到世界平均水準,增量將超過4200億元。到2009年底,20歲的“希望工程”一共才籌款56.7億元!意味著,按2011年的GDP總量,只要教育經費投入提高0.012%,就可完成“希望工程”20年的努力。
作為發展中國家,要辦的事確實很多,這也經常被挂在某些人嘴邊、成為為教育經費投入多年未達標的託詞,事情的另一面,公眾看到的卻是有的官員或部門鋪張浪費、大手大腳。説每年省下數千億“三公消費”可修建多少學校、資助多少貧困孩子上學是老調重彈,僅地方政府辦公樓建設投入一項,手稍微緊一下,地方教育亦將大為改觀。就像前不久被曝光的湖北麻城市,許多學校連課桌都沒有,要學生自帶課桌上學,而當地居然修建起豪華的政府大樓,僅今年的綠化工程預算就達1200萬元。
慈善作為“查漏補缺”式補充,有存在的意義,而教育作為向國民提供的基本公共産品,更大責任應落在公共財政身上。在財力許可的情況下,教育必須獲得更大的支援,在基本面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補充性的慈善便可交由民間組織去辦。(練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