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

時間:2012-10-19 14:11   來源:台灣網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教育部發佈的這份長達47頁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的確沒有單獨章節介紹兒童“性教育”,只在“基本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這一節,提到一句教育建議:“告訴幼兒不允許別人觸摸自己的隱私部位。”(10月18日 揚子晚報)

  正如鄧小平先生曾經説過的那樣:教育應從娃娃抓起。這裡的教育應試包含了性教育,特別是要強化對兒童的性別教育。

  孩子是天真無邪的,對於性別的差異當然也會有很多怪異的想法和求解欲,這往往也是許多家長和老師較為困惑而無從解答的問題。在中國傳統的教育理念中,似乎性是個禁錮的東西,別説兒童,就是成年人過多談及性的問題也會被人看成異類或萎縮,甚至還有的成年人在婚後都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性生活。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於性的看法和神秘感也逐漸開放起來,那麼,在當下物質和精神這兩個文明都高度發展的中國,我們該如何去面對這個長期困擾我們的話題呢?特別是在兒童性教育方面,應該從何入手,我想這是我們所有家長、學校、社會必須面對,也不可回避的迫在眉睫的問題。

  正如一位教育學者所言:“有史以來,教育所追求的目標都是雙重的,一是幫助青年人開啟智慧,二是幫助他們發展良好的品性。”重視學生的人格養成,這是自古以來教育之根本,一個健康的人格應該包括對性的正確認識。幸運的是,我們發現目前越來越多的幼兒園不再回避兒童“性教育”,而是嘗試做一些探索、交流,幫助家長解決煩惱問題,這些探索將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是人格的養成。

  受傳統文化的熏陶,中國人對於性問題大都不願去涉及,更別説對孩子的教育了。其實,我們應該要重視這個問題,特別是作為家長,孩子對於性的懵懂不知,有時候會導致孩子對性了解的慾望,特別是不正確的性觀念,更會讓孩子在成長的路途中面臨很多困惑,甚至在青春期發生一些意外,這是我們整個社會所不願意看到了。

  所以,針對孩子的不同成長期,我們的家長、學校都應該有針對性地灌輸、普及相應的性知識教育,從性別教育開始,到男女的性差別甚至將來成人後的性愛教育,這些都是引導孩子正確看待性、理解性、用好性的關鍵。

  而我們的教育部門在修繕兒童發展指南時,必須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敢於衝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在兒童性別教育、性導向等方面進行大膽地探索和改革,從教育方式方法、家長互動、教學內容入手,讓孩子擁有一個正確的、健康的性別觀。(台灣網網友 謝曉剛)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