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城鄉居民 促進公平正義

時間:2012-10-16 14:14   來源:人民日報

  從2009年9月我國啟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到2011年6月我國啟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再到今年全國所有縣級行政區全部啟動實施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短短三年多,我國實現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從無到有、再到制度全覆蓋的歷史性跨越。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又一巨大成就,是我們黨執政為民理念的具體體現,是我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關鍵一步,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標誌著我國覆蓋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的主要制度都已在全國範圍內建立。社會保障是民生之安,關係著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的福祉。近年來,我國加快建立覆蓋不同人群的社會保障制度,不斷提高保障水準。此前,我國已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低保的制度全覆蓋。現在,新農保、城居保兩項制度覆蓋全國後,加上已推行多年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我國又實現了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全覆蓋。我們可以自豪地説,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體系的框架已基本建立,人人平等享有養老保障的制度體系初步形成,幾千年來中國人“老有所養”的願望,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

  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是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舉措。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我們黨所做的一切,歸根到底都是為了讓人民平等地過上富裕幸福的美好生活,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限于國家財力,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農民的養老保障主要依靠土地、家庭和集體組織解決,未能和城鎮職工一樣擁有社會化的養老保障;城鎮非從業居民儘管人數不多,其養老保障制度也一直處於空白。實施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現了城鄉居民在社會養老保險方面的制度平等,進一步縮小了城鄉居民社會保障差距。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為農民和城鎮非從業居民全額支付基礎養老金,是兩項制度的一大特點。這一做法讓公共財政的陽光更多地照耀城鄉中低收入群體,使其更多地分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果,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又一體現,是現代文明社會的標誌。

  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建立健全覆蓋全體城鄉居民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嶄新事業。我們要充分肯定成績,也要認識到今後的任務還很艱巨。在制度建立起來後,還需進一步完善優化;在制度全覆蓋後,還要抓緊時間推動保障對象的全覆蓋,並逐步提高保障水準。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紮實工作、積極開拓,讓這一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實處。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