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高考准考證成為學生不能承受之重

時間:2012-06-07 15:36   來源:台灣網

  6月4日下午4點左右,湖北宜都市二中教務處女教師周玉蘭,在為高三學生送准考證時,遭遇劫匪。搏鬥中,她頭部遭劫匪猛擊,在鮮血噴涌時,她忍住劇痛,死死護住孩子們的准考證。她用生命保護准考證的義舉,受到宜都當地市民的高度稱讚,紛紛稱她為“最美女教師”。(6月6日《楚天金報》)
  
  作為一名教師,周玉蘭的壯舉令人肅然起敬。當意識到有人打劫後,她首先想到的不是個人安危和財産安全,而是所帶的659張高考准考證。面對殘暴的劫匪,周老師忍著頭部的劇烈疼痛,寧願把身上的所有錢都給劫匪,也要拼死護住這批證件。在她看來,孩子們的前途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如果證件丟失,孩子們怎麼參加考試?萬一參加不了考試,10多年的寒窗苦讀將化為泡影”。
  
  不過,在感動之餘,女教師浴血保護准考證的故事又難免讓人五味雜陳。一紙薄薄的高考准考證,緣何成為女教師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以至於其以命相搏,拼死捍衛。故事經不起假設,倘若不是周老師急中生智,主動把錢包扔給劫匪,倘若不是劫匪急於求財,在拿到錢包後匆匆逃走,最後的結果不堪設想。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每年這個時候,圍繞高考准考證都會發生很多悲歡離合。有過程曲折結局圓滿的,比如有的考生把准考證忘在家裏,交警風馳電掣送其回家取證,在開考前一刻趕到考場。也有不那麼圓滿的,有的考生因為忘帶准考證,面對監考老師,儘管説明原委,百般求情甚至磕頭下跪,依然被拒之門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高考跟自己擦肩而過。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持准考證進考場的制度初衷,在於捍衛高考的嚴肅性,防範替考行為。然而,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在現實生活中,還是難免有各種意外情況發生。一個完善的制度,需要有充分研判,針對突發情況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和應對措施。事實上,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完全可以更加靈活地處理證件丟失事件,比如把機器搬到考場門前,核對身份證等個人資訊,現場補發證件。甘肅、北京今年就出臺政策,如考生忘帶准考證,可由監考老師與帶隊老師一同確認進考場先考試,隨後補驗准考證,這種人性化政策受到廣泛好評。
  
  一考定終身,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鯉魚躍龍門的通關令牌,准考證的確應當好好保管。然而,從另一個角度講,它也僅僅是一個證件而已,不應承載過多的符號意義。2012年高考大幕已經開啟,希望沒有出臺應急措施的地方能夠查漏補缺,讓高考管理更加人性化。只有為准考證鬆綁,才能使廣大考生不再為各種場外因素影響情緒,從而把精力完全集中到考場上,考出成績,考出水準。 (台灣網網友:張遇哲)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