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溫州市委書記會見臺商會長 溫臺合作具五大優勢

2014-06-19 14:3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溫州正處在轉型、趕超、創新發展的關鍵時期,現實優勢和潛在優勢非常明顯。”溫州市委書記陳一新在6月18日晚會見百名臺商會長時表示,溫臺加強交流合作具有五大獨特的優勢,主要有發展空間優勢、發展平臺優勢、溫商網路優勢、産業集群優勢、人居環境優勢。

  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的發祥地,是中國市場經濟的風向標。改革開放以來,溫州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溫州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發展民營經濟。“溫州模式”的本質是民營經濟,精髓是市場經濟。

  由溫州市政府主辦的“百名臺商會長看溫州暨溫臺産業合作對接會”將於6月18日至20日在溫州召開。屆時,100多名來自各地臺商會長、臺商來溫州參加會議。活動期間,各地臺商會長將參加溫臺産業合作對接會,溫州設立23個産業洽談區對接洽談。同時還舉辦臺灣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臺灣生物、科技和新能源等科技成果將與溫州行業企業對接。

  6月18日晚,溫州市委書記陳一新、市長陳金彪在會見百位臺商時表示,溫臺加強交流合作具有五大獨特的優勢,即發展空間優勢、發展平臺優勢、溫商網路優勢、産業集群優勢、人居環境優勢。

  陳一新介紹,目前,溫州有90多萬畝可圍墾海涂資源,“十一五”期間已經圍海造地16萬畝,“十二五”期間正在和將圍19.7萬畝,兩項加在一起近36萬畝。

  另外,在未來三年內,溫州將規劃104個小微企業園,建築量達到2800萬平方米,今年已經啟動了30個示範小微園建設,“通過小微園集聚大量的小微企業來發展,這種集聚的模式可以節約更多的土地,同時也是鼓勵企業創新發展的一個平臺。”陳一新表示,溫州歡迎臺商企業來投資,作為工業地産的發展。

  “過去,我們認為溫州寸土寸金,哪有土地讓我們來發展,剛才聽陳書記介紹有那麼多土地等待我們來開發,這對我們來説是相當振奮的消息”。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謝智通在聽完陳一新書記的介紹後用“震撼”兩個字來形容自己的感覺。

  謝智通説,臺灣與溫州交往多年,關係非常的親密,臺北有溫州街、青田街、泰順街。“此次來溫州就像回到家一樣,感到非常的親切”。

  “現在溫州給我們提供非常好的環境、土地和政策,這給臺商很好的支援。”謝智通希望在坐的臺商們能把握好這次機會,跟溫州各區縣的負責人多交流,多研究如何利用這大好形式,再一次的大顯身手,找到第三春繼續發展。

  “但是過去這幾年,臺資企業在大陸遇到了轉型升級這一瓶頸,臺資企業在大陸的優勢也都已經轉變了。”謝智通説,如果沒有做轉型升級的臺資企業,那在大陸的生存是堪虞的,臺資企業必須要轉型、要升級,才能真正的生存下來。

  溫州與臺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緣相通,交流交往有很深的淵源。近年來,兩岸半屏山、兩岸南麂人、兩岸琦君文化等交流活動已在兩岸形成了良好效應。

  據了解,目前在臺灣的溫籍同胞有20萬人,在溫州的臺屬有26萬人。溫州有4個縣200多萬人是講閩南語。

  “溫州也是個夏天不熱,冬天不冷的城市,我在浙江工作了很多地方,感覺氣候最好的就是溫州”。會上,陳一新還向臺商們介紹了溫州的氣候、水環境和溫州的永嘉文化等。

  陳一新説,很多人只知道溫州人只會賺錢,並不了解溫州其實也是有文化的,比如溫州永嘉文化就非常出名,溫州也出了很多文化名人。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