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胞社團領袖北京論劍 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助推器”

2017年01月13日 09:19: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第四屆臺胞社團論壇閉幕式上,全國臺聯副會長、黨組書記蘇輝用杜甫的這兩句詩表達了希望臺胞社團論壇越辦越好的期許和祝願。

  1月8日至9日,由全國臺聯主辦的第四屆臺胞社團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臺灣、港澳及海外的400余名臺胞社團領袖出席論壇。在“服務鄉親、溝通兩岸,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下,論壇設經濟、文化、青年創業3個分論壇。嘉賓們圍繞主題暢所欲言,表達了自己的心聲,大家一致認為,臺胞社團領袖應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助推器”。

  臺商不可缺席“一帶一路”

  “事實證明,祖國大陸仍然是全球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仍然是全球投資吸引力最大和風險最小的地區,仍然是廣大臺胞鄉親最可依賴和最可依託的實現人生夢想的家園。展望未來,臺胞鄉親在祖國‘一帶一路’戰略佈局中大有可為。”在經濟分論壇的開幕式上,全國臺聯副會長張澤熙這樣表示。

  事實上,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許多臺胞社團領袖都表達了希望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之意,從而能分享紅利的願望。世界臺灣商會聯合總會名譽總會長連元章認為,臺胞社團分佈在兩岸及海外的73個國家,擁有上百個分會,這些社團的成員熟悉各地的法規、政策及習俗,能夠為“一帶一路”建設盡己所能。

  不過,也有一些社團領袖對如何參與“一帶一路”存有疑惑,比如:“結合‘一帶一路’推行的項目是否有招商、推介會,讓臺商可以參與?”“如果産生問題之後是否有一個解決機制可以保障臺商投資”。

  針對這些問題,參會的大陸學者都給予了解答。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劉雪琴教授表示,在“一帶一路”的實踐部分,目前從福建廈門經四川成都到歐洲的“中歐班列”,就開通了部分針對臺灣的業務。2015年,商務部和廈門相關部門到臺灣高雄,就當地一些企業的産品運輸到歐洲的情況進行溝通聯繫,實現臺灣産品在廈門裝箱後陸運直達歐洲,時間相比海運減少一個多月。

  “2015年,臺灣地區對南亞5國的貿易只佔臺灣對外貿易總量的1.34%,對波斯灣8國的貿易只佔7.43%,中亞5國只佔臺灣貿易比重1.2%,投資的比例會更少。”發言中,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陳衛東認為,臺灣地區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現有佈局較少,這恰恰是他們發展的商機和潛力所在。

  以中華文化為橋梁紐帶

  “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臺獨’分裂勢力不斷地煽動挑撥兩岸同胞的情感,製造兩岸同胞的對立和敵意,破壞了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受到嚴峻的挑戰,可以説兩岸一家親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聚焦“推動兩岸文化融合發展,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主題,全國臺聯副會長楊毅周在文化分論壇上表示,新形勢下,我們更要堅持“兩岸一家親”理念,深化“兩岸一家親”的實踐,加大力度促進兩岸在經濟社會文化的融合發展。而中華文化是兩岸文化融合發展的基礎。

  北美洲臺灣鄉親聯誼會創會會長梁義大發言説,蔡英文上臺7個多月來,兩岸關係急轉直下,綠營政客為與中華文化做切割無所不用其極,大力鼓吹臺灣民粹意識形態,企圖“去中華文化”,甚至反對中華傳統民俗技藝的推廣。

  對於梁義大提到的問題,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名譽總會長賴燦賢表示,為了讓臺灣年輕人樹立正確的中華史觀,吸納完整的中華文化,民間的相關社團應該聯合兩岸的文化、教育從業者,編寫古詩詞、文學經典的相關讀本供年輕人閱讀;通過新媒體手段傳播與中華歷史文化相關的節目內容,以生動有趣的形式吸引年輕人主動關注;推動書法學習的風潮,以兩岸共同的文字增進臺灣青年對中華文化的認同等。

  北美洲臺灣鄉親聯誼會洛杉磯分會理事蔣建良認為,兩岸在文化層面的交流,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此將“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植入到臺灣年輕人的心中。我們要多組織活動,讓兩岸年輕人一同參與、一同完成,在溝通、配合中培養默契。

  為臺青“登陸”創業解難題

  不論是手機還是平板電腦,只需連接無線網,學生就能線上參與測試,老師能夠線上出題並評閱試卷。同時,PPT的線上播放、老師出題及互動成果的量化統計,也都讓“出題優”這套課堂互動系統變得生動而有效。

  在青年創業分論壇現場,“出題優”“直興光電”等臺灣青年的創業成果吸引了在場嘉賓的目光。在大陸“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臺灣青年對於“登陸”創業、分享大陸市場充滿了期待。

  臺灣中華海峽兩岸民間團體促進交流協會會長吳一昌表示,自己的團隊在高雄設立了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為當地學生的創業項目進行輔導,並將相對成熟的項目引入到大陸。比如屏東一個種植、銷售鳳梨的年輕團隊,如今就能實現每天發送一個貨櫃的産品到廈門。

  對於臺生如何能安心“登陸”創業,許多社團領袖也提出了各自的建議。中華人本全人教育協會副理事長黃珊慧在參觀創業項目時告訴記者,自己的社團希望通過協調更多資源,讓臺灣青年有機會到大陸考察創業市場,讓他們對“登陸”創業有初步了解。“以往能夠來大陸比賽、參觀創業園的臺灣團隊都是創業比賽勝出的團隊,數量有限,我希望將來這樣的機會越來越多。”

  臺灣青年聯合會理事長何溢誠表示,臺灣青年對“登陸”創業有想法,但真正落到實處的卻很少。兩岸之間可能存在資訊不對稱、無法實現快速的實名認證等障礙,都會對臺灣青年在大陸的創業造成影響,希望有關部門出臺政策予以解決。

  “作為一位熟悉大陸法律的臺灣律師,我希望盡我的能力幫助在大陸創業的臺灣青年。因為像如何購買廠房、如何報稅、遇到糾紛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很現實,也因為兩岸法律的不同而顯得棘手。所以希望更多大陸的臺灣青年創客基地能有臺灣的律師,能夠幫他們在法律層面化解難題,讓投資更有保障。”採訪中,前來參會的黃致傑律師這樣説道。(記者 柴逸扉)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