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共話醫改 呼籲推廣區域醫療合作模式

2009年11月30日 08:38: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沙11月28日電(記者 白祖偕 劉雙雙)湖南省首屆海峽兩岸區域醫療合作網路醫院院長論壇今天長沙舉行,來自臺灣聯新國際醫療集團、臺灣壢新醫院以及湖南省70多家各級醫療機構的院長出席論壇。兩岸專家、學者共同聚焦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針對當前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的現象,倡議積極探索並推廣區域醫療合作,提高衛生資源利用效率。

  從中國衛生事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看,衛生資源尤其是優良的衛生資源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大型綜合性醫院,而佔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村人口享受的醫療服務品質低下。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26萬人,城市社區衛生機構12萬人,農村鄉鎮衛生院114萬人,絕大部分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機構醫師的學歷為中專或大專,很多“醫師”甚至不具備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

  同時,由於鄉村和社區醫療機構診療設備陳舊、服務品質與效率低下,導致大量縣城鄉鎮病患長途跋涉擠到城市大醫院就診,進一步導致了鄉鎮醫療資源閒置和城市大醫院人滿為患的情況。

  為解決這一矛盾,“南湘雅”成員之一的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從2006年開始,通過與湖南部分市、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立長期的技術支援、技術指導、技術培訓、雙向轉診合作關係,著力探索城市大醫院支援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科學模式。

  “目前,我們已經與37家二級醫院建立了合作關係,並通過合作醫院影響和帶動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近1000家。”湘雅三醫院社會服務中心曹澤民説,通過3年多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以城市大醫院為核心,以縣市級醫院衛星醫院,影響和帶動一定區域內的鄉鎮衛生院、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發展的區域醫療合作模式。

  這種探索在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準的同時,也提高了三甲醫院的運轉效率。從湘雅三醫院的實際成果看,通過實行雙向轉診,2008年該院病人的平均住院日比2007年減少0.93天,這相當於醫院床位規模提高了6%至7%。

  目前,區域醫療合作模式多是合作網路內各級醫療機構的一種自發行為。與會專家呼籲,政府相關部門能出臺相關政策,積極推動區域醫療合作,加強對區域醫療合作和基層醫師培訓模式研究的投入,切實推動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完

[責任編輯:徐麗華]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