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鄉侗寨新事多

時間:2014-04-23 10:45   來源:經濟日報

  新春伊始,貴州錦屏縣村村寨寨的新鮮事兒層出不窮,讓人耳目一新。

  新氣象

  貧困村裏的“金點子會”

  農曆正月初二,偶裏鄉皆久村春意盎然,一戶一代表、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和皆久村籍國家公職人員200余人歡聚一堂,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展大討論。

  “我們是貧困縣裏的貧困村,山多耕地少,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靠什麼?”村支書龍道富思考的閘門一打開,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暢談起來。

  “我願帶領村裏的富餘勞力去南洋打工,南洋的工資比我們這裡高得多。”在南洋某公司打拼多年已是中層管理人員的吳恒春表示。

  “靠山吃山,我們有5000多畝林地,我看要調整林業結構,實現用材林向經濟林轉變,多種山核桃、山茶,我們才能後發趕超。”“環境治理與保護也不可少,建議出臺村內溪流保護公約,不準藥魚、電魚,垃圾不準倒入溪水裏。”

  勞務輸出、發展林下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村民們把發展的藍圖一個個擺出來,貧困村解困思路也一點點梳理清晰。

  新潮流

  泡在農家書屋忙充電

  “走,去農家書屋看書去!”農曆正月初三,花橋村的一些農民去村裏的農家書屋,來這裡看書、借書的村民絡繹不絕,村支書徐樹仁介紹,過年這一段時間,農家書屋每天借書量多達上百本。

  春節前夕,錦屏縣全面充實了農家書屋藏書,農民泡在農家書屋,或查詢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知識,或學習新的種養業知識,忙得不亦樂乎。“不打麻將不喝酒,有空就往書屋走;不懂的知識書中有,大老粗種養技術有一手。”徐樹仁道出了農家書屋給群眾帶來的好處。

  “快來看,久林開小車回家過年了!”“這車多少錢啊?”“什麼牌子?”剛一下車,龍久林就被聞訊趕來的鄰居們圍住問個不停。

  “廣州本田,不貴,才十幾萬元。”龍久林笑著説。現年37歲的龍久林是令衝村村民,在浙江義烏打工多年,靠著自己的努力和打拼,在義烏創辦了一家商貿公司自己當起了老闆。“現在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買輛車春節開著回家方便得很。”

  在錦屏的鄉間道路上,挂著外地車牌的小汽車隨處可見,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新風尚

  電腦作嫁粧成新寵

  姜源文是敦寨鎮村民,農曆正月十二舉辦婚禮。連日來,為了選一款電腦作為嫁粧,小兩口在縣城電腦銷售店不厭其煩地跑來跑去。“現在是資訊時代,建設新農村離不開電腦。我與媳婦商議好了,嫁粧什麼也不要,只要電腦,既簡單不鋪張,又能對我們的發展有幫助。”姜源文説。

  錦屏縣深入開展以送科技、送技術、送致富資訊為主要內容的“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積極引導農村青年改變昔日那種競相攀比嫁粧,講究豪華排場的鋪張浪費習俗。一些從網路中嘗到甜頭的女青年爭相購買電腦作為新婚嫁粧,利用電腦資訊暢通的有利條件,因地制宜發展適銷對路的種植、養殖項目,或創辦個體私營企業,或當“市場紅娘”農業經紀人。如今,在錦屏農村“結婚不鋪張,電腦作嫁粧”,已成為待嫁女青年追求的新風尚。

  黨的十八大召開後,帶給農村不少新的變化,猶如春風一般,在林海杉鄉匯聚成苗鄉侗寨後發趕超的正能量。

分享到:
編輯:段雯婷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