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四川“牽手”臺灣共創雙贏

2017-05-03 09:08: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一位臺商對蓉歐快鐵十分感興趣,饒有興趣地記錄下蓉歐快鐵的介紹短片。(圖片由四川省臺辦提供)

  作為“2017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的重要專項活動,“四川臺灣産業合作推介會”日前在四川舉行。兩岸企業家峰會成員、全國臺企聯成員、臺灣島內知名企業和重要商協會負責人、部分沿海省市和四川省內臺資企業負責人等350多人參加推介會。

  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在會上表示,四川是人口大省、經濟大省、資源大省,也是大陸實施“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自貿試驗區等重大戰略的重點地區。四川在西部地區臺資企業數量最多、投資額最大、産業聚合度最集中,增長勢頭非常強勁,川臺交流合作大有作為。

  臺資入川天時地利人和

  “兩岸企業家峰會組團首次來到四川,來的正是時候,臺資企業來四川投資具備天時地利人和。”兩岸企業家峰會臺方副理事長江丙坤説,從天時來説,過去臺資企業集中在大陸沿海,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展,大陸經濟成長快速,很多臺資企業轉移陣地,地處西部的四川變得越來越重要。從地利來説,四川是經濟大省、農業大省、旅遊大省,再加上新成立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天府新區以及配套的政策,還有“一帶一路”倡議的地理位置,對臺商來説是進入歐洲、進入東南亞的門戶。從人和來説,臺灣“電電公會”調查,成都過去14次被評為“公會推薦的重要城市”,四川政府的執行力很強,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的效率讓人驚嘆,全世界都少見。

  川臺多領域可互補合作

  “這次來訪的企業,有的已經在成都投資,如臺玻、富邦等,有的開始了合作洽談。”兩岸企業家峰會秘書長陳瑞隆説,“成都市是四川的省會城市,已經打造成為面向全球的開放的門戶,區位優勢明顯。”陳瑞隆認為,四川地區旅遊業發達,很多經驗值得臺灣借鑒。

  陳瑞隆還特別看好四川和臺灣在整合電路和半導體行業的合作。“整合電路産業在臺灣是一個強項,在這個領域裏還是有互補的空間,兩岸企業要思考如何尋求新的合作模式。”他説,兩地在整合電路和半導體行業的合作,一方面讓臺灣的整合電路和半導體産業在四川有新的發展機會,另一方面借助臺灣的豐富經驗,也將推動四川未來整合電路和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找準結合點實現深度對接

  “四川有好的山水,還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健康養老産業很適合在成都落戶。”臺商蕭博元認為自己找到了企業與四川生態環境的結合點。蕭博元所在的南良集團,主要從事大健康産業,正計劃在文化旅遊、健康養老方面在四川尋覓商機。在他看來,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龐大的老年市場,在四川發展高端健康養老産業將有巨大的潛力。“養老主要看醫療服務支援和周邊的生態環境,這兩塊四川都已具備自身的優勢。”

  臺灣鹿鳴溫泉酒店集團創始人潘永豐,想把産業版圖延伸到大陸。而此次到四川,看到四川擁有的獨特歷史文化與自然環境,潘永豐認為發展潛力很大,希望在生態農業和健康産業上進行深度對接。(記者 張盼)

[責任編輯:趙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