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四川臺籍青年赴臺探親記:因為血脈相連 內心永遠柔軟

2017-05-02 09:3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已返臺定居的四川臺胞專程趕到酒店看望大家

已返臺定居的四川臺胞專程趕到酒店看望大家。(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聯)

  台灣網5月2日訊 四月的寶島,櫻花爛漫,草長鶯飛。伴著初春的氣息,帶著對故鄉的美好憧憬,在四川省臺聯副秘書長孫敏為團長的在川中青年臺胞一行11人,踏上了赴臺探親參訪的旅途。在四川省臺聯和臺灣中華文化經貿交流發展協會的精心安排下,這些來自四川不同城市、從事不同職業的第二、三代臺胞,首次踏上故鄉的土地,除領略故鄉秀美的自然風光、多彩的風土人情,拜會相關單位和社團外,首次返鄉的中青年臺胞還與在臺親友歡聚一堂,話家常,訴衷腸。

  故鄉有親人 近鄉情更濃

  當日傍晚,當飛機穿透雲層,跨越臺灣海峽,緩緩降落在臺北桃園機場時,臺灣中華文化經貿交流發展協會黃春林理事長早已等候在此,一見團員們便熱情地迎上來。“歡迎大家回家!”一句簡單的問候令大家倍感親切和溫暖,也拉開了此次參訪的序幕。

  團員陳建超祖籍臺中,此次赴臺他有一項特殊的任務,替去世的爺爺完成一樁未了的心願。“爺爺早年來到四川在這兒生根發芽,卻因種種原由,再也沒能回到故鄉。這次,我帶上爺爺墳前的一抔土,灑在爺爺曾揮灑青春的鄉土上,了卻老人生前最大的願望。”臺灣的親人很熱情,堂叔們帶著全家老小來探望他。第一次在故鄉與親人擁抱。“如此真切地感受家鄉的心跳,這股從內心涌上來的熱血與激動,讓我徹夜難眠!”

  團員鄭愛清、鄭蘭的親人居住在高雄。參訪團抵達高雄時已是萬家燈火,姑侄倆剛一下車,就看到親人們在賓館門前等候。太多的話語,太多的感情,化為此刻溫暖的擁抱。“到表姑家已是深夜時分,年逾古稀的老人不顧年邁的身體,拄著拐杖,下樓迎接我們。我心裏油然而生一種回家的感覺。”鄭蘭感嘆道。在表姑家,親人們歡聚一堂,聊團圓的喜悅,聊瑣碎的生活,聊對未來的暢想……

  團員羅玲還在四川時就與臺灣的表叔、表嬸保持著熱絡的聯繫,從踏上臺灣土地的第一天起,臺灣的親人們就隨時關心著她。“這幾天會下雨,記得把雨傘帶在身上。”“你們什麼時候回臺北,路上要注意安全。”雖然從未見過面,卻好像認識了好久,這樣親切、溫暖的關懷和問候陪伴著她整個行程。為臺灣親人帶去大包小包的四川土特産,羅玲盛情相邀他們到四川走一走,看一看。

  8天時間裏,臺北、南投、嘉義、高雄、臺東、花蓮……一路行來,濃濃親情溫暖著每一位團員。幾乎每晚,都有親朋好友趕到下榻賓館與團員相見甚歡。雖然這些二、三代臺胞大多是第一次回到家鄉,和親人也是第一次相聚,但每個人的感受都是如此相似。大家在交流此次回鄉感受時,言語中都洋溢著滿滿的幸福。血濃于水,便是對他們團聚時刻最真實的寫照。

  故鄉的美景 故鄉的人

  阿里山、日月潭、臺北故宮博物院……這些耳熟能詳的家鄉稱呼,伴隨了大家的成長。從印象中的臺灣,到踏上臺灣土地真實地體驗臺灣,追尋著祖輩在臺灣生活的印記,一個在耳畔縈繞了千萬次的名字,終於鮮活了起來。

  “日月潭的水清明如鏡,阿里山的茶園青翠欲滴”,“新鮮肥美的海産品,甜美多汁的熱帶水果”,“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滄桑厚重的歷史文化”,“安靜禮貌,細節週到”,“乾淨整潔,秩序井然”,“民風淳樸,熱情好客”……在臺灣的每一日,每位團員心中都有無限感慨。

  南投縣桃米社區在地震後華麗變身為“桃源村”,走出了一條不同尋常的災後重建之路。團員們在這裡不僅看到桃米人追逐夢想的決心和勇氣,更看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在日月潭邊聚居的邵族、在阿里山山腰生活的鄒族,淳樸善良、能歌善舞的臺灣少數民族,不失為故鄉一道亮麗的風景。參觀臺北故宮博物院,欣賞祖先留下的珍寶,感受中華文明之根牽連起來的兩岸情,團員們流連忘返。

  在臺期間,參訪團還與臺灣中華文化經貿交流發展協會、臺灣夏潮聯合會、臺灣中國統一聯盟進行了交流,圍繞開展川臺青年交流進行了探討。

  團員陳建超是內江市東興區人民醫院的一名內科醫生。七年前,就讀于成都醫學院的他接受了臺灣夏潮聯合會黃曉珊小姐的資助,得以順利完成學業。沒想到多年後,竟然能有幸在臺灣首次見到恩人,陳建超激動得難以言表。“那一秒,恨不得馬上衝過去擁抱,又怕過於唐突而不夠禮貌。想説謝謝,又惶恐這一聲謝謝不能表達我內心的澎湃和感恩!”緊緊擁抱後,陳建超向曉珊阿姨講述了這些年的成長歷程。當聽聞陳建超不僅順利拿到醫生執照,還已結婚生子後,黃曉珊笑得合不攏嘴。這一幕令所有人動容。

  為期8天的探親參訪圓滿落幕。踏上離別的航班,團員們且行且回頭,目光中有不捨,更有期盼。一路行來,收穫了歷史、風景與人文,更收穫了滿滿的親情和友情。正如團員陳塵所説,“臺灣之於我們,不再是內心深處遙不可及的故鄉,因為有血脈相連,心裏永遠柔軟。”相信這一段寶貴的記憶,將隨著時間愈發芳香,相信不久之後,將會有再一次的重逢和團聚!(台灣網、四川省臺聯聯合報道)

參觀鄒族文化部落

參觀鄒族文化部落。(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聯)

參訪桃米生態社區

參訪桃米生態社區。(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聯)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