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媒體聚焦成都天府新區 了解新區規劃及發展

2012-06-13 10:1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參加天府新區採訪活動的兩岸媒體記者在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座談採訪。(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台灣網6月13日成都消息  日前,中新社、香港《文匯報》、《四川日報》、四川電視臺,以及臺灣《中國時報》、《工商時報》、《聯合報》、《旺報》等兩岸媒體記者在四川省臺辦組織下走進成都天府新區,了解天府新區規劃及發展,並實地了解臺資企業在四川的發展狀況。

  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天府新區産業骨幹區,也是此行參觀採訪的重點。兩岸媒體記者一行首先乘車參觀了位於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天府新區龍泉國際汽車城”,並通過解説員了解了汽車城目前企業進駐情況及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情況。

  兩岸媒體記者在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進行了座談採訪,開發區有關負責人向兩岸記者介紹了天府新區龍泉起步區規劃建設情況及龍泉國際汽車城建設發展情況。通過觀看資料宣傳片、聆聽情況介紹、現場參觀訪談,兩岸記者們實地了解了天府新區的近期發展規劃:到2015年,新區基礎設施網路框架基本形成,重點功能區初具規模,戰略性新興産業、現代製造業和高端服務業集聚效應明顯,實現約2500億元的地區生産總值。

  隨後,媒體團來到位於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臺資企業捷安特公司進行了實地參觀和座談採訪。捷安特集團于2003年底在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捷安特(成都)有限公司。該公司總經理廖煌輝引領記者參觀了公司自行車和電動車生産裝配車間,並介紹了公司落戶成都、紮根四川、輻射西南西北的成長髮展經歷,經過近10年的發展,公司在2011年底已實現25.2萬輛的銷售量。

  從捷安特(成都)公司的發展故事中,兩岸記者們捕捉到了四川近年來的開放姿態和發展速度。臺灣《聯合報》證券財經中心記者曾桂香説,四川發展速度讓人驚嘆,從捷安特公司和天府新區的成長路徑來看,四川的産業發展擁有科學的規劃,這片土地擁有十足的活力和廣闊的前景。

  在臺資企業成都英利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的車間裏,記者們興致勃勃地觀看了生産流水線。該公司負責人向記者們介紹,目前,公司已和一汽大眾、吉利汽車實現配套,同時為成都帶來另兩家配套企業。項目完成後,該公司將建成4條年産60萬支汽車零部件製造生産線,並可實現年銷售收入8775萬元。

  在採訪過程中,大陸媒體記者還適時採訪了臺灣媒體記者參觀了解天府新區規劃建設情況後的感受。臺灣《旺報》記者韓化宇接受四川電視臺等記者採訪表示,近兩年四川變化巨大,僅以新會展中心的發展為例,這個現代化的會展中心已擁有各種優質配套,天府新區的發展説明四川政府的投資和支援非常重要,四川潛力無窮。(台灣網、四川省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郭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