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借力博覽會 川臺經貿合作邁向“深水區”

2012-06-08 16:3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6月8日成都消息  6月7日,2012四川(成都)臺灣名品博覽會的開幕式現場迴響著《太陽出來喜洋洋》與《阿里山的姑娘》這兩首有著濃郁川臺地方特色的民歌。展館外,一場緣于博覽會的投資洽談會使得川臺兩地的合作有了真實的演繹。

  “我們做繭絲原料出口,臺灣則強于設計研發,與臺灣企業對接可以各取所長。”四川安泰繭絲綢集團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黃勇滿懷希望來到2012四川(成都)臺灣名品博覽會投資洽談會。當天,共有15家大型臺灣企業與四川省相關企業、園區以及招商引資、貿促會等機構進行了對接。

  川企:意欲借“智”升級

  一把雨傘只用按開關就可以折疊,一輛自行車輕到單手就能舉起,還有可以陪人聊天和遊戲的小機器人……臺灣名品博覽會上的商品讓不少市民都覺得新奇,創意幾乎是每件電子産品的重要屬性。2006年至今,臺灣的每百萬人獲得專利數都排名全球第一,研發和創意能力全球領先。

  這恰恰是眾多川企爭相與臺灣企業合作的重要誘因。

  黃勇介紹,該公司年産生絲近60萬噸,近7成內銷,向産業鏈下端進軍一直是公司的期望,但“對一個中小企業而言,研發和創意的成本不菲,如果直接與臺灣的企業對接,我們就可以借力發展,延長自身産業鏈。”

  當前,面對臺資西進的勢頭,眾多園區鉚住勁頭吸引臺資,意圖依靠承接來的産業增量轉型升級。

  成都國家海峽兩岸科技産業開發園管委會電子辦主任茍超賢的對接目標主要是臺灣的電子、生物醫藥企業。茍超賢介紹,園區內有60多家臺資企業,大多是食品類加工企業,“下一步,我們的重點是電子産業、醫療和中藥製造。臺灣企業在這些領域都很有優勢,我們希望能夠引進更多龍頭企業,讓園區進一步發展升級。”

  省貿促會會長李鋼介紹,目前已有1547家臺資企業在川發展,總投資額超過80億美元。四川省已成為目前西部地區臺資企業最多、投資額最大的省份。  

  臺企:四川是個投資的好地方

  渴求合作的並不僅僅是川企,臺灣企業也更加青睞四川。

  臺灣肥皂清潔劑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逸弘在參觀完成都經開區、高新區後驚嘆:“成都的投資環境很好,園區配套齊備,城市規劃也很好。”

  “我要回去告訴同業公會的50余家企業,四川是個投資的好地方。”陳逸弘表示,當前東南沿海的綜合商務成本已經較高,土地等資源已經飽和,而西部的成本優勢明顯。日化類企業的産品重量大、體積大,對運輸成本要求較高,陳逸弘説,“因此,越是接近消費者,對於日化類企業來説就越有競爭優勢。我們希望能儘快在西部佈局,而有著9000萬人口的四川將是我們考慮設廠的重要目的地。”

  臺灣“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辦公室主任黃章富介紹:“繼在上海設立分行以後,公司正物色一個西部城市開設在大陸的第二家商業銀行,成都將是我們的重點考察地。”

  “‘十二五’期間,四川與臺灣的合作空間將更大。”臺北世界貿易中心董事長王志剛認為,四川有著廣闊的市場、豐富的資源,而臺灣的産業強項也恰好是四川著力發展的方向,雙方的合作空間很大。(台灣網四川省臺辦通訊員 董世梅)

[責任編輯:郭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