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植根巴蜀文化 四川對臺交流凸顯品牌效應

2011-05-05 11:32:00
來源:四川日報
字號

  近年來,四川省精心策劃、整合資源、發揮優勢,形成了“四川世界自然文化遺産之旅”、“巴蜀文化周”、“大熊貓故鄉行”、“巴蜀文化精品臺灣展”系列展覽等川臺文化交流品牌,在島內外産生了廣泛影響。目前,我省已成為西部對臺文化交流品牌最多的省份。

  記者:四川省對臺文化交流有什麼新亮點?

  張軍:去年5月的 “天府四川寶島行”活動,推動了川臺交流合作更加深入。其中,以巴蜀文化、民族歌舞、民俗風情為載體的交流活動成為川臺文化交流的新亮點。

  今年2月,“四川民族歌舞交流團”赴臺灣高雄、臺南、彰化、苗栗等市、縣成功開展了6場主題為 “陽光山水情、兩岸同胞親”的巡迴演出,為臺灣島內民眾特別是中南部民眾奉獻了濃郁的四川民族歌舞民俗文化視聽盛宴。2009年以來,我省已組織4次具有藏、羌民族特色和四川民俗特色的歌舞交流團赴臺灣交流演出,10多萬台灣觀眾共用文化盛宴。歌舞傳遞情誼,同胞之情越來越濃。

  記者:“巴蜀文化精品展”系列活動已在島內連續舉辦了6屆,反響良好。這一文化交流品牌如何形成?

  張軍:2006年4月,臺灣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東興首次入川考察,被四川的深厚文化和秀美風光深深吸引,提出了在臺灣舉辦巴蜀文化展的願望。

  省臺辦迅速開展工作。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以200余幅精美圖片和300多件精品實物為載體,綜合介紹四川自然文化風采的“巴蜀文化精品展”在臺北、臺中、臺南成功舉辦,吸引了5萬多臺灣民眾前往參觀,所有可賣展品和紀念品被搶購一空,活動影響大大超出了臺灣主辦方的預期。

  此後,我們和臺灣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每年都舉辦不同主題的 “巴蜀文化精品展”,在島內持續掀起四川熱潮。去年2月4日至6月7日,“發現侏羅紀—自貢恐龍博物館大展”帶著自貢恐龍化石在臺灣首次亮相,吸引了25萬人次觀展。今年底,臺灣同胞將通過“巴蜀文化精品展”欣賞到三星堆、金沙等古蜀文明的輝煌。

  記者:我省在邀請臺灣同胞來川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張軍:中華文化是維繫兩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紐帶,四川豐富的自然文化資源深受臺灣同胞青睞。打造對臺文化交流品牌,與臺灣各界人士共品巴蜀文化、共用天府美景,自然是川臺交流的重要內容。我們著力打造了“大熊貓故鄉行”、“四川世界自然文化遺産之旅”、“巴蜀文化周”和“蜀文化之旅”、“海峽兩岸青年生態與人文夏令營”等一系列臺灣同胞來川文化交流品牌活動。此外,哪吒文化交流活動、川臺現代詩書畫展等獨具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動,也帶給川臺兩地同胞珍貴的記憶。

[責任編輯: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