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少數民族參訪團走進陜西智慧社區

2016-11-10 16:5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11月10日訊 體驗袁家村民風民俗,參觀紅專社區文明新風,感受眾創示範街區創業氛圍,遊覽乾陵、茂陵、法門寺、古城墻、大雁塔……11月9日,以臺灣少數民族民意代表楊仁福為團長的臺灣少數民族參訪團陜西行活動行程近半,成員們一路嘖嘖稱讚:“我們帶著一顆期待已久的心,一路聽、一路看、一路了解,不虛此行啊!”

  26名參訪團成員大部分是臺灣花蓮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交流協會會員,均是首次來陜。11月7日上午,參訪團一行來到位於位於西安市雁塔區小寨路街道的紅專南路社區。“厚德、孝悌、愛家、惜福”,社區大家庭家訓刻在院內一方大石頭上,十分醒目;嵌入社區景觀、建築的核心價值觀標語和古訓,隨處可見。同行的臺灣同胞對中華傳統文化價值觀深表認同,露出欽佩的笑容,並紛紛拍照留影。參訪團在社區一棟居民樓內參觀時,墻上懸挂著的居民書法繪畫作品引起大家極大興趣,其中一個大寫的biang字更是吸引了眾人目光,紛紛詢問其中含義。在聆聽了隨團導遊有關biang字緣由、陜西飲食文化以及拓展至“陜西八大怪”的詳細的解説後,大家覺得這樣的特色地域文化非常有趣,紛紛齊聲背寫起biang字寫法的順口溜:“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頭彎,八字大張口,言字中間走……”不亦樂乎!

  作為協會理事長的楊仁福係臺灣阿美族,年過七旬、曾做過26年民意代表的他,在加強臺灣少數民族政治參與、增加少數民族工作就業機會、健全工作保障機制、提高少數民族福利津貼等方面做過大量工作。他説:“此次率團赴陜是應會員們的要求,大家特別希望來陜西看一看。”幾天的參訪給楊仁福留下深刻印象,他表示,陜西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壯觀的歷史遺存令整個參訪團都為之震撼,除此之外,陜西現代化的發展程度也讓他們驚嘆,他説:“這樣循序漸進的發展方式和適宜人居的生活品質令我們感到非常舒適。”

  黃榮輝是一位教育界人士,在紅專南路社區參訪時,院落一角供社區居民休息的長條凳引起他的注意,凳子下面分明寫著“保潔員工具箱”。他一邊拍照留存,一邊説道:“保潔員可以就地取用,不用跑那麼多路了,這真是人性化啊!”在仔細聆聽了社區工作人員有關“數字社區”、和諧社區建設等工作情況介紹後,黃榮輝説,這樣的硬體設施和軟體服務令人感動,兩岸民眾要常來常往,才能加深彼此了解,學習對方先進經驗,增進兩岸民眾福祉。

  已經退休的黃文茂曾是中華電信的一名技士,他説,小時候在地理課本上讀過陜西,也在一些電視劇裏不斷重溫發生在這裡的歷史故事,真正來到這裡才深深感知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神。協會總幹事李尚典也表示:“應該讓更多的臺灣同胞來看一看,來感受祖國大陸的胸懷。”(台灣網陜西省臺辦通訊員 耿薇)

[責任編輯: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