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希望更多臺灣青年來陜西感悟歷史根源和民族脈動”

2016-04-06 15:09:00
來源:陜西傳媒網
字號

  4月4日,參加完丙申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的國民黨原副主席詹春柏,又前往黃河壺口瀑布參觀。回到住處,天色已晚,年過七旬的詹老看起來絲毫沒有倦意,欣然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談陜西印象、祭祖文化、兩岸關係、陜臺合作,詹老言語間不時閃爍著哲學智慧,對中國歷史、地理、文化的熟稔,讓他侃侃而談、幽默深刻。

  陜西印象:親身體會,才能更加深刻

  第一次攜夫人來陜西,詹春柏行程很滿。除參觀大慈恩寺、陜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等眾多名勝古跡外,詹春柏還登了華山。他説:“陜西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周秦漢唐都以這裡為中心。對歷史的了解以前都來源於書本,來到這裡,才親身感受到漢唐盛世的繁華,真切體會到歷史的根源和民族脈動。”

  丙申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沐浴在一場春雨之中。詹春柏此番來陜祭祖,感觸很多。他認為:“這樣的活動,應該邀請更多臺灣年輕人來參加。我們這代人所經歷的歷史、文化教育,讓我們比較了解和容易接受傳統文化。但是,現在的年輕人思維多元、想法多樣,更需要彌補歷史文化,了解‘人之所初’。中華民族有著綿延五千年間隔不斷的燦爛文明,讓年輕人多來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加認同,這是很有意義的事。”

  兩岸關係: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不必悲觀

  當前,兩岸關係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談及兩岸關係未來發展,詹春柏表示:不必悲觀。他説:“從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兩岸交流最為活躍,雙方在經濟上的依存關係已經非常深。兩岸關係發展到現在,已經難以割捨、不可逆轉。兩岸同文同祖,只隔著一道淺淺的海峽,不可能不來往。”

  對於國民黨的敗選,詹春柏也表示,不必悲觀:“這已經是第三次政黨輪替,政黨輪替的現象在臺灣還會不斷發生,這由政府的可信度和選民的態度決定。臺灣的選舉制度已經逐漸成熟,這樣的情形將會成為常態。”詹春柏表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局面對民眾福祉有利,且來之不易,應倍加珍惜。他同時也表示,兩岸關係中確實還存在著一些難題,但同為炎黃子孫、血濃于水,沒有解不開的結,他説:“欲速則不達,要懂得忍耐和等待,相信時間會解決一切問題。兩岸關係應沿著和平發展道路繼續前行,造福兩岸同胞。”

  陜臺合作:期待更多交流與互動

  大陸經濟發展及龐大市場,蘊藏著很多發展機遇。談及兩岸合作願景,詹春柏説:“中國大陸發展進步比較快,整個國家政策的重點如今在向西推動。臺商在大陸的發展也面臨轉型,企業應當更加深入地了解大陸的各項投資政策和法律法規,合乎政策方向,才會容易生存、良好發展,否則就會事倍功半。”

  談及陜臺交流合作,詹春柏表示:“陜西和臺灣之間可以互相借鑒的地方很多,比如臺灣的精緻農業、中小企業管理方式、水産養殖業、食品工業、醫療養生等都很有特色,雙方合作空間和潛力還很大。臺灣一年四季都有很好吃的水果,還有各種花卉栽培,陜臺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互相借鑒。”(陜西日報記者 耿薇)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