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條在山東】山東省臺港澳辦“三進”活動工作小組到棗莊 調研對臺交流工作、走訪台資企業
山東省臺港澳辦“三進”活動工作小組到棗莊。(圖片來源:山東省臺港澳辦)
台灣網4月8日棗莊訊 4月6日上午,由省委臺港澳辦副主任孫西忠帶隊的“三進”活動工作小組來到棗莊,與棗莊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臺辦主任項允剛,臺兒莊古城旅遊集團副總經理王祥,臺兒莊大戰紀念館副館長韓淑芳,山東北鈦河陶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邱和厚等就對臺交流工作進行了座談,並參觀了臺資企業北鈦河陶瓷有限公司。
為深入貫徹山東省“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工作動員大會精神,促進國務院臺辦、國家發改委惠臺“31條措施”和山東惠臺“56條措施”落實落細,營造優良營商環境,從4月上旬開始,省臺港澳辦、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全省範圍內開展“31條措施”、“56條措施”進臺企、進機構、進窗口活動(簡稱“三進”活動)。
座談會上,孫西忠副主任表示,此次調研是為了找出政策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在魯臺胞和臺商營造安居樂業的環境,同時積極擴展和促進對臺交流。
項允剛就臺兒莊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建設情況和貫徹落實“56條措施”情況作了簡要介紹。他説,棗莊與臺灣聯繫緊密,淵源深厚,大陸首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就設立在棗莊。9年來,棗莊市堅持以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建設為契機,推進棗臺兩地交流合作,帶來了良好的社會影響,棗莊市已成為對臺工作先行先試的“橋頭堡。”談到對惠臺“56條措施”的貫徹落實,項允剛説,棗莊市借助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平臺和影響,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全面推進與臺灣的經貿文化交流合作。
王祥向工作小組介紹了古城開展對臺交流情況時説,臺兒莊古城作為大陸首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立足實際,積極開展對臺交流活動,加強對臺招商引資,古城正在成長為棗莊市發展的形象窗口和魯臺交流的重要平臺。談到惠臺政策落實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談到古城招商引資、改善經營業態等方面的問題時,他希望上級能給予更多的支援。
邱和厚副總經理介紹了公司的發展歷程和經營現狀,他説,公司在新材料研發領域投入了很多精力,去年公司開始採用了一批德國的環保設備,車間一些裝備也在升級中。邱和厚説,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一些倣冒我公司的偽劣産品,價格相差很大,涉嫌商標侵權,對公司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希望政府能加大對臺資企業技術改造升級的支援力度,在輔助融資、企業所得稅減免、臺商智慧財産權保護等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援。
座談會後,工作小組還參觀了山東北鈦河陶瓷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了解了公司的品牌系列産品和製作工藝流程。孫西忠副主任對企業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對棗莊市為企業創造的良好營商環境給予了充分肯定。(台灣網、棗莊市臺辦聯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