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聚焦襄陽:古城魅力牽情愫

2016-08-30 09:3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宜城市向安友先生(左一)向採訪團一行講述張自忠將軍的英雄的事跡。攝影:劉雪峰

  台灣網8月30日襄陽訊 張自忠抗日紀念園的莊嚴肅穆、中國唐城的氣勢恢宏、襄陽古城的古樸厚重……8月28日至29日,由省市臺辦組織的“借你慧眼看基地——第十屆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活動採訪團在襄陽展開為期兩天的訪問。訪問首日,來自海峽兩岸十多家媒體的記者似乎都被一種濃得説不清的情愫感染著、牽動著。

  十里長山,蒼松翠柏。28日上午,採訪團一行首先來到張自忠將軍抗日紀念園,憑吊革命先烈張自忠和同難官兵。

  拾步臺階上,撫觸95塊青條石構築的紀念碑,64歲的楊之中激動得灑下熱淚。

  “張自忠將軍太偉大了,我發誓我此生一定要到他殉國的地方祭奠他。”楊之中是《臺灣真晨報》大陸新聞中心主任,年輕時曾入伍當兵。提到張自忠,他數度哽咽。從業30年間,他無數次聽過先輩們説起這位抗日英雄的事跡,內心的崇拜早已無法抑制。

  在中國唐城,一幅盛唐時期的畫卷在採訪團眼前徐徐展開。氣勢恢宏的城樓、街市,相映成趣的水系、橋梁,錯落有致的宮殿、宅邸、寺廟一一映入眼簾,盛唐景觀凝固在中國唐城的倣唐建築之中。

  採訪團一行詳細了解了襄陽的歷史和唐朝的建築風格。臺灣中評社採訪中心記者吳正峯一邊聽講解,一邊用筆認真記錄。

  “襄陽真的很棒!既有相容開放的人文底蘊,又有特色鮮明的建築風格。”吳正峯説,在臺灣,許多人從小就喜歡讀金庸的小説,腦海裏曾無數次想像郭靖和黃蓉鎮守的襄陽城是什麼樣的。以前只能從書本和電視上了解襄陽,如今他身臨其境感受到襄陽的古城古韻,內心震撼不已。

  吳正峯説,襄陽有著2800多年建城史,在文化和歷史傳承上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返回臺灣後,他會儘自己的能力,用圖片和文字展現襄陽的魅力,讓更多臺灣人能夠了解襄陽。(台灣網襄陽市臺辦通訊員 嚴俊傑 劉雪峰)

  

  採訪團一行向張自忠將軍紀念碑行三鞠躬禮。攝影:劉雪峰

  

  採訪團一行在張自忠將軍紀念館觀看英雄事跡。攝影:劉雪峰

[責任編輯:李瑞艷]